6月初,waitlist转正结果已基本确定,Fall正式落下帷幕。
Fall的录取情况我们都很清楚:
前30大学整体录取率,多所创下历史新低;
大部分Top30大学对中国学生录取缩水;
名校国际生申请激烈程度达到空前!
内卷化的今天,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符合名校要求的优秀申请者越来越多,录取越来越不按套路,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名额还在减少...
这时恨不得能有一个方法立刻出现,来解决孩子的升学困境…
虽然,现实肯定没有什么通用的“录取Top30的必胜法则”。
但其实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学生来说,一条胜率更大的路是存在的。
艰难的Fall申请季,明德导师引领着明德学子,创下“攀登之年”的多枚优秀且特色满满的本科战绩!
明德美本战绩榜
本科本转
今年的录取有哪些特点呢?什么样的学生被美国名校喜爱?对Fall又有哪些启发?
今天就跟随这小藤一起来看看!
7大数据
看明德本科申请
01
MDLR
33%的学员录取Top20
75%的学员录取Top30
今年各大名校总录取率创下历史新低,国内学生名校名额严重缩水;Top20大学录取率基本在10%左右…
但导师们依然带领着学员们,披荆斩棘,在这个申请季获得了+枚的录取!
其中33%学员获得了前20录取,75%的学员获得前30录取;比去年皆高出1%。小小的数字背后,承载的是前面多个日夜的辛苦鏖战。
我们学员毫无疑问是优秀的,同时,也为明德导师点赞!
02
MDLR
学员分布地相对集中
美高、北京占比最高
去年,明德学员基本分散在世界各地,美国/英国/日本/厄瓜多尔...
经过一年的变迁,学员所在地明显集中化,以北京高中和美国高中为主;分别为37%和33%;
其中,明德立人总部位于北京,可以更好辐射北京地区家长。
通过后台数据显示,无论是头部高中(北实验/人大附/十一中学/北大附等);
还是北京的国际学校(世青/圣保罗美国/潞河国际/王府等),皆有明德学员分布;
广沪深三地学员和国内二线城市学员比例偏少;近年来,二线城市学员比例一直在提高,而且学员底子都不差。
比如我们今年一位来自南京雨花台高中的同学,在申请季就拿到了UCLA在内的10余枚录取。
国内二线城市优质规划申请资源相对匮乏,现在部分家长们已经"走出来",让孩子远程接受一线高端机构指导,都获得了不错的申请结果。
03
MDLR
理工科仍占主流,商科减少
不滥用"冷门小众"申名校
看完了学员地域分布,我再来看看录取学员专业选择;如图,明德学员理工科、文科、商科专业录取占比,分别为43.5%、41.5%、15%;其中理工科学员占比最高,这在市面机构是不常见的;众所周知,理工科的申请是竞争最激烈的,大家冲刺高排名院校一般会选择文科类或小众专业去申请;但明德导师在申请中会遵循适合和匹配原则,不刻意让学生申请偏门专业,不造假,水到渠成的规划,其实非常符合美国大学招生需求;像我们今年斩获的西北大学ISP荣誉项目,全球仅录20多人,就是不可多得的理工科录取。其次是文科,美国整体是通识教育,很多普适性学科如经济是归属在文科下面的,所以申请的人数也不少,而且,如果冲击T10等名校,文科确实是中国学生的常规路径。今年,我们的耶鲁大学伦理、*治与经济专业,就是由一位超有人文情怀和多元文化背景的灵气女孩斩获的。今年的商科学员比例有所下降。以前,同学们不知道学什么就会选商科,但如今随着信息更加畅通,大家知道商科其实并不是一门普适性强的学科,对商科的选择已经逐渐回归理性。04
MDLR
60%学生在EA、ED拿到Offer,
仍有70%的学生继续冲击RD!
学员获取Offer的轮次占比
(注:部分学生申请EA轮次后继续冲刺RD轮次,故数据总和非%)
今年,明德学员的ED/EA/RD录取率分别为19%、43%、70%;
疫情持续,这个申请季仍然有多所学校不要求提交标化成绩,于是在ED阶段,大量学生冲刺高排名院校。
虽然早申阶段的名校录取率,通常上会高于常规录取阶段;但如果不是足够优秀和匹配,ED校也不会心慈手软;
同时,由于申请的不确定性,大量申请者,会把可申请的轮次都跑一遍。申请了EA的学生,基本会RD再战一回。(EA申请基本不具排他性)
坦言讲,今年整体的申请和录取形势是很混乱的,在混乱的秩序下,战术有时起不到太大作用。
比如往年我们会建议,将选校数量控制在10-15所,但今年,有不少学生的最终申请数量达到了20甚至30所;
我们今年一位学员,就凭借自己的广撒网策略,用+的托福、1门AP,成功获得全美排名第14的范德堡大学录取。
毕竟,多拿一枚录取,就多一点安全感,多一份选择。
对于我们的学员来说,不管申请多少所,我们都会认真对待每一所学校。
05
MDLR
标化非必需
但大家都在"卷"
在今年录取的Top30学员中,超40%的同学,托福达到+;超70%同学,托福达到以上;
同时,36%的同学SAT达到+,30%的同学SAT在-之间;
今年,有34%的Top30学员没有提交SAT成绩,一方面是没准备,另一方面,分数在以下的,申请者们一般也不会提交;
都通过上面的数字,大家可以看到,尽管疫情在持续,但大家考标化的热情并没有降低,提交比例反而比去年高。
可能很多学生心里都纳闷,自己冲刺的免标化院校脆拒了自己,
因为跟你在同样竞争的申请者,他们大多都提交了标化,可能都是高标化。
现在大部分同学都是有机构辅导的,活动和文书都能包装,大部分提交上去的材料都很优秀时,标化在招生官眼里又会起作用。
三个字做总结:太卷了!
06
MDLR
软背景提升至关重要
是最佳申请法宝
今年,小藤也粗略统计了下Top30录取学员软性背景情况,68%的同学拥有至少1段科研经历,甚至有论文发表;
70%的同学手握大小竞赛奖牌,其中小奖、常规奖项居多,比较难做出区别化;
今年仍有34%的同学参加了夏校,但几乎都是线上夏校;
小藤专门去调研了一部分同学参加线上夏校的体验,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肯定的,认为有参加的必要,但也说到性价比不如线下高;
今年,小藤专门把社团参与学生比例放了出来,不出意料,几乎所有同学都有过2段以上经历,且团队leader经历居多。
除此之外,兴趣艺术类活动也有不少比例同学,大家对美国大学的人才选拔标准是了然于心的。
在众多课外活动中,社团活动,可谓是性价比最高的活动了,执行难度也相对较低,如果不知道做什么活动,就从社团开始做起吧。
课外活动,是一切申请素材的源泉,是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效的锻炼方式;
大家经常会问:区别化的申请形象是怎么出来的,其实就是从课外活动中来的!
07
MDLR
转学也开始“卷”了
机构选择要用心
(注:fall转学申请还未结束,
还有部分同学在等转学结果)
最后一项数据,小藤要自豪得跟大家说一下,明德的美本转学录取情况
。
其实,比起美本转学的家长,我更想和美本新生甚至和还未开始申请的家长朋友们探讨这部分内容;
美本转学在前几年就出现在国内市场了,那时大家对美本申请也才刚熟悉,对美本转学可谓一无所知。
但随着这两年美本申请难度陡增,转学这条“小众”赛道也越来越被家长们所认识、所认可;
美本转学,让大量学生拥有第二次、第三次选择自己梦校的机会,且申请成功几率,比高中申本科要大得多。
已经过几年转学申请经验积累的明德,在转学方面的战绩,可以说是业内数一数二的机构了。
截至目前,申请季,我们已收获了2枚芝大、2枚西北大学、1枚范德堡、1枚WUSTL、1枚莱斯、1枚康奈尔、1枚UCLA、2枚埃默里、1枚UCB以及若干枚密歇根安娜堡、南加大等名校录取...
当然,随着被大众熟知,这条赛道也已经卷起来了。
本转和本新申请的逻辑,是由很大区别的,非常看过往录取经验,所以,找转学机构,一定要找录取案例丰富的机构。别让孩子第二次踩坑...
4大优秀录取案例
向上冲的极限在哪里?
讲完了基本数据和申请趋势,下面就来看看小藤在前面提到过的一些特色录取案例吧!
其实这些在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