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收藏涉及十大作物,最全病虫害防控技术方
TUhjnbcbe - 2022/5/7 14:44:00
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棉花、蔬菜、茶树、果树……近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陆续发布0大作物年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该方案分作物、分区域、分时间节点对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进行预测与防控指导一起来看看!全国农技中心印发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为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两增两减”促丰收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切实做好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我中心组织制定了年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全国农技中心年2月24日0年全国小麦春季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年全国小麦生长中后期主要病虫害预计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小麦条锈病主要在湖北、河南、甘肃、陕西、新疆、安徽、山东、四川、宁夏、青海等地偏重或中等流行;小麦赤霉病在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长江中下游、江淮、*淮南部麦区偏重至大流行,华北、西南和西北麦区有中等流行风险;小麦纹枯病在江苏、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偏重发生,其他麦区中等发生;蚜虫在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淮海麦区偏重至大发生,其他麦区中等发生。为有效控制小麦重大病虫危害,确保小麦稳产增收,特制订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兼顾纹枯病、白粉病、吸浆虫等常发病虫和茎基腐病等新上升病虫。防治处置率9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5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各类高产创建示范片、绿色防控示范区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二、防控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适时组织应急防治,抓住重点地区、重大病虫、关键时期,指导开展综合防治,强化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提高防控效果,实现小麦病虫防治“两增两减”,保障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三、防控区域及防控对象(一)华北麦区。包括河北长城以南,山西中部和东南部,北京、天津两市。以麦蚜、纹枯病、白粉病和茎基腐病为主,兼顾锈病、赤霉病和麦蜘蛛等。(二)*淮麦区。包括山东全部,河南大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及安徽两省淮北地区、陕西关中、山西西南部等。以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茎基腐病、麦穗蚜等病虫为主,兼顾根腐病、白粉病、麦蜘蛛;*淮南部加强赤霉病预防。(三)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各省大部,上海、浙江全部以及河南信阳地区。以赤霉病、纹枯病、麦蚜为主,兼顾白粉病、锈病等病虫,
  五、绿色防控与科学用药技术(一)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采取“绿色防控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策略,重点推广抗病品种和适期晚播、深翻、生态调控、保护及利用天敌等技术,提高药剂拌种或者种子包衣比例。对于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早发现、及时处置;对重点区域,应组织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防止病虫大面积暴发危害。(二)穗期“一喷三防”技术。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麦蚜、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可选用高效对路的杀菌剂、杀虫剂、微肥科学混用,综合施药,防病虫防早衰,达到一喷多效。(三)科学用药技术。选用三证齐全、质量合格的对路药剂,做到打准时期、用足药量、科学混配、交替用药,并注意保护蜜蜂等非靶标生物;推广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电动喷雾器、无人机等先进施药机械喷雾防治,尽可能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保证适宜的雾滴大小和药液均匀展布,确保防治效果;植保无人机施药,每亩用水量不低于.5升,并添加沉降剂。02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2.3亿亩次,其中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总体中等发生,三化螟、大螟、稻秆潜蝇、黏虫、台湾稻螟、稻叶蝉、稻瘿蚊、穗腐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根结线虫病、跗线螨和紫秆病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为做好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二、防控策略:预防为主,综合控害,统防增效,绿色安全。以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建立良好稻田生态系统、培育健康水稻为基础,采用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增强稻田自然控害能力。优先应用昆虫信息素诱控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的绿色防控措施,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合理安全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预防和应急防治。推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促进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水稻生产高质高效绿色安全。三、防控重点(一)华南稻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的传统双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藏涉及十大作物,最全病虫害防控技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