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全境失联rdquo,汤
TUhjnbcbe - 2022/4/18 19:58:00
全世界都在因为汤加的火山而提心吊胆。这个南半球岛国上一次拥有如此高的存在感,可能还是东京奥运会。代表团的旗手小哥靠一身锃亮肌肉,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旗手小哥目前居住在澳大利亚,而他昨天通过社交媒体表示,自己已经跟父亲和其他家人失联。而在前天上午,有位住在汤加的华人博主拍下了火山灰笼罩下的紫红色天空;可在微博上发完这条消息后,她就没有再露面。后来有国内记者辗转联系上博主的好友刘女士,对方也确认与博主失去了联系。目前这条微博下方已经有了将近条留言,网友们都在等着她再次出现。一切都是因为,汤加全境从15日下午之后,一直处于跟外界失联的状态。位于这个南太平洋岛国境内的一座海底火山,这几天发生了数次剧烈喷发。第一次大规模的喷发是在上周五,在当地沿海地区引发了30厘米的海啸。“火山灰柱直径5千米、高20千米,笼罩在火山上空。”1月14日下午5点14分,火山喷发。TaanielaKula_TGS图如果仅仅到此为止,或许对于我们来说,还只能算是遥远国度的灾难新闻。可就在全世界都还没反应过味儿来的时候,前天下午,这座火山又发生第二次剧烈的喷发。根据专家说法,能量相当于颗核弹在太平洋集中爆炸。而看到现场图片,网友们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我的天啊!这么大的火山!”15日喷发画面,云团范围明显比前一天更广了。

海客新闻视频截图1、这次的喷发阵仗有多大?在距离火山公里之外的斐济,居民们的房子连续震动了半个小时。有个生活在斐济沿海城市的中国人,说当时自己一家人正在打牌。“一开始以为是打雷,但很快整个房子都有震动感,门像地震一样乒乓作响。”一万多公里以外的厄瓜多尔,跟汤加隔着大半个太平洋。照样没有逃过海啸的影响,渔船在巨浪的冲击下颤颤巍巍,看得人胆战心惊。作为火山喷发中心的汤加,受到的冲击就更是巨大无比。因为海啸和火山灰对通讯设备的影响,从昨天下午起,汤加各地相继和外界失去联系。它的南半球“邻居”,新西兰总理至今未能成功跟汤加首相通话。只联系到了新西兰在当地的外交人员。由于汤加内部通讯不畅,目前大多数信息主要来源于卫星云图和地质分析。H8卫星云图上的火山喷发来自tropicaltidibits不过从卫星云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第二次喷发有多么剧烈。产生的火积云直接突破了对流层顶,直径达到了将近千米;“蘑菇云”在气流变化中清晰可见,让不少人想到了《不要抬头》里彗星撞击地球的那一幕。除了火山灰之外,还有冲击波。这次的冲击波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就连远在北半球高纬度的英国,气压计都录到了气压波动。

中国天气用了一个非常巧妙地比喻:好似饱腹感的地球从地幔中打了一个嗝,呼出一口热气。只不过人打个饱嗝或许身心舒畅,地球打一个嗝,人类只会屁滚尿流。另一个能说明这次喷发有多夸张的,还有下面这张图。这是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一座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无人岛。上面这张是本月7号拍摄的,当时尚且可以仍然清晰看到完整的岛屿面貌。但在经过火山爆发后,这座岛屿干脆被炸掉了一半。不过我要说的并不是炸掉一半这件事,因为这个岛上其实并没有人居住。重点在于,它正好位于这次喷发的火山之上。注意,是“位于火山之上的岛屿”,而不是“火山口所在的岛屿”。因为两者的相对关系,其实是这样的——想不到吧,岛屿上这个小小的湖泊根本不是什么火山口。岛屿两侧那蜿蜒的山脊,才是真正的火山口边缘。2、这次火山喷发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因为火山灰太浓,尽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今天多次派出了侦察机观测情况,情况依然不明朗。但从各方零星传出的信息中,可以看到汤加受到了很大冲击。比如在第二次火山喷发前后,它的首都城市观测到了高达1.2米的海啸。巨浪冲上海岸,淹没道路,涌入民宅。《中国新闻》报道截图。尽管汤加本身就位于火山带,对火山喷发也算是见怪不怪。但14、15号连续的喷发,可能是继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之后,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新西兰总理昨天曾跟驻汤加大使取得了联络,得知汤加首都北部遭到了海啸冲击,大批船只和巨型石块被冲上海岸。尽管没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但当地的道路和桥梁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更麻烦的是火山灰,而因为大量火山灰遮蔽天空,汤加在下午5点天就已经全黑。“到处笼罩着一层厚厚的灰尘,仿佛月球上的景象。”随后,其中的二氧化硫可能还会带来酸雨等次生灾害;今天在当地有员工驻扎的中企负责人也就表示,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后续水源和空气的污染问题。今晚,汤加一名外交官员表示国内通信已基本恢复,但对外通信至少一周才能恢复。而这次事件引发的后续影响,可能也不会在短期内消除。3、后续还会出现什么问题?大型的火山爆发,本就很容易导致“灾难开会”。巨大的能量和物质被抛向地表,带来的往往是波及全球的连锁反映。首先是冲击波导致的海啸,巨大的海浪会给沿海地区带来最直接的灾难。尤其是像汤加这次的规模,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太平洋海盆。目前新西兰、日本已经有多艘船只倾覆受损,美国加州、秘鲁部分港口被淹。日本16日发布海啸预警。有加州市民发现门口的海水在几分钟内上涨了几英尺,然后又迅速下降。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海啸预警都已经解除。但因为汤加火山依然存在再次喷发的可能,目前几乎所有太平洋沿海国家都在战战兢兢。可能会造成更长远影响的,是火山灰。根据

中国气象爱好者的分析,这次的火山灰烟云在喷发后没有沿着对流层西风带自西向东飘,反而飘向西边的澳大利亚,说明已进入平流层。也意味着,火山灰往往会飘上几个月才能沉降到地面。这么一大坨“烟”飘在空中,最直接影响到的首先是飞机航班。年,冰岛的艾雅法拉火山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喷发。从直升飞机上看年冰岛艾雅法拉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气柱

wired结果火山灰一个多月都未能散尽,导致欧洲航班几近瘫痪。而如果火山喷发的规模更大、产生的火山灰更多,还会带来“遮阳伞效应”——阳光长期被遮蔽,会导致气温降低。严格来说,引发遮阳伞效应的并非火山灰本身,而是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气体。气体会在平流层形成硫酸气溶胶,并随着环流输送到全球各处。但这也就说明,如果喷发出的二氧化硫足够多,不光是周围国家受影响;“一波气体供全球”,大家全都跑不掉。就像今天被不少网友提到的“无夏之年”,正是年因为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造成全球温度异常偏低。从中国、欧洲到美洲,整个北半球都出现了粮食歉收、霜冻等惨剧。而上面提到过的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喷发的气柱达到了40公里;也导致了两年内的全球平均气温比往常冷上0.5度。皮纳图博的云团“手撕台风”,令其云系彻底紊乱的图像。不过目前看来,汤加火山如果不再出现更多大规模喷发,后果尚且是可控的。汤加本身是南半球远离大陆的岛国,对各个大陆,尤其是北半球国家的冲击相对较小。而它的火山口本身处于海底,杀伤力也不会像陆上火山那样“劈头盖脸”。比如20公里的气柱高度,只有当时皮纳图博火山的一半。由于喷发过程中物质经过海水,一部分气体会在水中溶解,不会散布到大气中;NASA的卫星测量数据表明,目前汤加火山释放的二氧化硫仅为皮纳图博的2%。无论是火山灰带来的健康损害,还是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都要比照它的“前任”们打个折扣。但这依然在提醒我们,不要对这些灾难保持冷眼旁观的态度。极端气候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而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下午为文章搜集资料的时候,看到了一则让人揪心的新闻:一名广州男子在汤加工作,15日海啸发生后就此失联。失联前最后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全境失联rdquo,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