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为什么信圣经
TUhjnbcbe - 2021/5/21 17:45: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7.html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

我为什么信圣经

自序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是基督徒信仰的根基,生活的准则。它具有最高的权威,叫你信,你服,你遵,你行。一个虔诚的信徒,不但要全心信服圣经,并且要拳拳服膺,弗敢或失。

圣经哪里来的权威?圣经是上帝的话语,由圣灵启示。

就因此,一个人对圣经的态度如何,将决定他信仰的程度如何。今天所以有许多半信半疑的基督徒,就因为他们对圣经没有一个健全稳固的信仰。

本书系作者对圣经信仰的见证,目的在将自己走过的道路提供出来,希望能够帮助青年人笃信践履,站稳在上帝的话语上。末章「名人见证圣经」,大部份取材自颜路裔牧师主编的「圣经这本书」。笔者早年搜集若干资料,早已散失,承颜先生慨允采用,并此致谢!

吴恩溥一九七零年八月

圣经是神的话

圣经是什么?不信的人说是「神话」,虔信的人说是「神的话」。究竟是「神话」呢(不管是美丽,还是怪诞)?还是「神的话」?如果是「神的话」,究有什么真凭实据,可资证明,叫我们笃信不疑?我信圣经是神的话,因为——

一、主题统一性圣经是一部书,一部奇妙的书,内容共六十六卷,据统计,官话和合译本计旧新约共31,节,旧约共,字,新约共,字,洋洋百万言。

最奇的,执笔写作者有四十余人,其中有君王、先知、祭司、牧人、渔夫、税吏、医生、*治家、*事家、文学家、哲学家……

著作的地点或在旷野,或在山林,或在王宫,或在监狱,或在家居,或在海岛,或处祖国,或流落异邦;内容有的是历史,有的是预言、神学、诗歌、格言、书信……

虽然写书的人,出身不同,地位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和工作不同;而且从第一卷书到最后的一卷书,相去约一千六百年,时代背景更不同。虽然如此,但主题却相同,内面并没有矛盾,它们都是给耶稣作见证(约翰五39,路加廿四44-45,使徒八35,启示录十九10)宣布神对世界的计划及救法。何以圣经能够这么奇妙地一气呵成?圣经自己给我们答案:因为「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后三16)这里「默示」原文是「呵出」的意思,这就是说,圣经都是上帝自己呵成的。因为是上帝自己呵成的,所以执笔的人虽然不同,写出来的文字,风格各异,但意思却是上帝自己的意思,历时一千六百年,但里面的话却是「一气呵成」,宛若「天衣无缝」。我想做一只桌子,必须把图样交给工匠,他们按图制作,就能够制成一只桌子,如果同时交给四个人,叫他们各运匠心,独出心裁,然后要他们把各人做好的各一部分来凑合,而大小、长短、高矮、厚薄、所用的板,所髹的色,所取的款式,完全「不约而同」,我想成功的希望,比较海底捞针一定更渺茫。制造一部汽车,不知要经过多少人手,只因出自负责工程师的严密设计,所以每一零件,每一螺丝,都能钜细不合。一座摩天大楼,不知要经过多少工人的劳力流汗,虽然现场工地,人声、机器声、器物搬运碰撞声,嘈杂得近乎混乱,可是因为他们每一个工作,每一部分的进行,都是按著工程师的图则,所以杂而不乱,结果建立了巍峨壮观的摩天巨筑。每一件工业制品,每一座艺术建筑物,都是工程师智慧的具体表现,绝无可疑。那么圣经能够在历时一千六百年,经过了四十多人的手笔,他们没有事先协商,先起草个「工作纲领」,然后分配工作,照著预定计划下笔,却能上下古今,前后左右,契合无间,如出一人,若不是神的灵运行人心,神自己启示感动,那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从圣经里面主题的统一性,启示的合一,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是神的话语,是神自已呵成的。

二、真理适应性

唯物论的信徒相信真理是相对的,跟著现实改变的,我们却相信真理是绝对的,历万古而不变。但道理则否,所谓「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理,」奴隶有理,奴役人者也有理,不过那个理,并不是真理,只是人的理。真理出乎神,永远不变,道理出于人,要跟著客观现实改变,两者不可相混。真理不论时代、不拘地方,它是颠扑不破的,比方自然律、卫生律、道德律、算学律,今日这样,五千年前何曾不这样。虽然有人说,在地球上,二加二等于四,说不定在金星上是等于五。我们觉得这是诡辩。在地球上,「恶人必不得平安,」就是钻到地狱深处,恶人仍然是「得不到平安」。假定给他爬进天堂,恶人如何呢?仍然是得不到平安。因为神的真理是永不改变的。为什么我们信圣经是神的话呢?第二个理由,因为圣经真理适应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人的学说,理论,今日以为是,明日以为非,常在改变中,惟独圣经的真理,从古到今,历久常新,正如诗人所说的「祢的话安定在天。」今天许多人相信唯物论,鄙弃唯心论。可是唯物论几经变革:初期是素朴唯物论,后来站不住脚了,直到十六世纪以后,跟著科学进步,才兴起了机械唯物论。可是不久,机械唯物论因著理论的残缺,也不受欢迎了,直到近代才有所谓辩证法唯物论。以后呢?谁知道,虽然辩证唯物论比较素朴唯物论、机械唯物论高明得多,可是,古希腊哲学时代对于素朴唯物论,资本主义发达时期对于机械唯物论,又何曾不叹为观止,认为精深博大,无以复加,岂知时代转变了,人的知识进步了,便发觉前所谓是,原来并不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继辩证唯物论的将来是什么,还不能知道。我们今天不是高唱民主,反对封建和专制吗?可是在若干年前你说这话,不但统治阶级要你的头颅,就是人民也要说你大逆不道,逆天造反,罪该万死。孔子的道德理论不是统治我国几千年么?几千年来,上自帝王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尊重孔老夫子的话,认为天经地义。谁想到近一百年来,在所谓「新知识份子」眼中,孔老夫子再不是圣人,而是封建统治的帮凶,扼杀进步的刽子手。达尔文的进化论,不是给生物学界带来了一次革命吗?可是今日,进化论的论据,已被认为不确实,达尔文的声誉,早已「今非昔比」了!为什么呢?因为一切的学说理论,*治信条,无非是人智慧的产物。时代不住地发展,人也不住地进步,因此思想也日在变革长成中。一千年前的人,无法适应今日的时代,自然一千年前的学说、理论、信条、早经落伍,难以适应今日的需要,这是极浅显的道理。可是圣经并不如此,圣经最初一卷写于公元前十五世纪,距今三千五百年。虽然年代这么久远,写书的人和我们又是这么隔越,可是里面的真理,却适应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男女。从*治家到平民,科学家到文盲,文明人到野蛮人,都需要圣经。真个是「时不分古今,地无分南北」,「放之四海而皆准」。廿世纪是一个思想最庞杂的时代,虽然如此,西方民主国家需要圣经真理,多年来实施无神教育的苏联人民同样需要圣经真理(日前报载苏联重印圣经,证明人心渴需圣经真理),礼拜日时,自由世界的教堂钟声铿锵,万千信友虔敬肃穆地进入圣堂,恭聆圣经真理,在共**义国家的教堂,也同样敲响福音钟,吸引万千信众到圣坛前接受圣经真理的造就。虽然自由国家和共*主*国家的思想情况,那么尖锐地对立,甚至几乎无法调和,可是圣经真理却通行无阻;它是东方的需要,也是西方的需要。我们看见圣经真理这样万古常新,有如日月经天,永焕光彩,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决不是智慧人的作品,某个时代的产物,而是神自己的话语。因为只有神的话语,才能适应每一个时代和人心,亘古不变。

三、应许真实性

圣经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应许,这些应许根据保罗的话,「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里都是是的」(林后一20)。意思是说,每个应许「都是实在的」,坚定的,要照著字面的意义成就的。圣经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应许,就如神应许听人的祈祷,应许因信得救,应许赐给信徒圣灵……等等。我们根据圣经的应许,凭著信心,到神面前来,抓住神的应许,向神祈求,何等的奇妙,我们每一次凭著应许到神面前来,神不但将我们的心愿为我们成就,而且许多时候他所成就的,还超过我们所想所望的。叫我们越久越体验到祈祷的奥妙,越久也越觉得神在圣经里面所给予我们的每一个应许,都是诚信真实的。有一个传道人做见证说:我因著主耶稣的应许:「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每日需用--都要加给你们了!」他笃信神怎样应许,必怎么成就,他抓住应许,撇下一切,专心跟从主。他一生的经历,可以证明神所应许的,一点没有错误,他凭信心生活,从没有缺衣缺食。莫勒(慕勒)先生相信神的应许,虽然手中没有钱,也没有差会,没有后台老板,他也从不募捐,只一心抓住神的应许,创办孤儿院,养活了二千余孤儿,终他一生,从没有缺欠什么。教会千千万万的信徒,都可以见证著圣经里面的应许,是何等的确实;他们如何因信,得到每一个应许的福分。这些事实,给我们一个宝贵的启示:圣经因为是神自己的话语,神应许了,所以他必成就:他所以成就,因为那些应许都是他自己说的。神是信实的,在他没有「空头支票」,神是公义的,他不能背乎自己。因此,他必须守信,必须照他自己的应许,不论多少,不论大小,不论难易,给我们成就。从这方面,完全证实了一件事,圣经是神自己的话语,因此每一个应许,神必须,神也乐意给我们完成。

四、预言准确性

圣经是一部预言的书,所谓预言,最浅显的解释,是「未来的事,神藉著他的仆人预先宣布」的意思。照著或然率(也称适遇率),要一件事恰巧碰到,条件越多的,适逢机会越困难。例如「准确」二字,要它恰巧拼成「准确」,只有二分之一的机会,因为说不定不凑巧,拼成「确准」。又如用纸板各写「或然率」一字,要它恰巧凑成「或然率」三字,那就更困难,只有六分一的机会。假如你拿十个铜钱,分别从一写到十然后放在口袋里搅乱了,这时探袋取出铜钱,你拿著「一」的机会,只有十分一;如果你想循序拿到「一、二」,那只有百分一的机会;循序拿到「一、二、三」那就只有千分一的机会了;若想循序从一拿到十,可能性就只有一百万分之一。极其奇妙,圣经里面预言到耶稣的事,关于他的身世和遭遇,最少有四十一项。这些预言,最先在伊甸园里面,以后藉著众先知预告,照著人看,绝难成为事实。可是主耶稣来了,他照著预言所指示的应验,甚至四十一项都逐一应验,无一缺少(参以赛亚三十四16)。我无法准确地告诉你,明午十二时天要下雨,我更无法告诉你明年十月十日中午十二时天要下雨。如果我认真地告诉你二千年后的十月十日中午十二时天要下雨,你一定要把我当作狂徒。可是圣经对于主耶稣的预言,是远在千数百年前,而且从大事到小节,不厌其详,而这些预言在千数百年后,都按著字面完全应验,难道是出于人的科学预见吗?主耶稣曾预言耶路撒冷被毁,甚至圣殿也被毁,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路加十九41-44,马太廿四1-2)预言耶路撒冷被毁倒不困难,从当时的*治、*事、道德、人心,倒可以推断得来:只是预言圣殿被毁,这却难以置信。历史告诉我们,当罗马帝国的提多将*攻破耶路撒冷时,曾下令保护圣殿,那知疯狂的罗马*队不但把圣殿拆毁了,甚至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完全出乎提多将*意料之外。圣经的预言必然应验,为什么?因为是神自己的话,神的话比较提多将*的*令更准确!腓特烈大王(FredericktheGreat)要人找出一个字来证明圣经是神所默示,他得到的答案是:「犹太人」。圣经关于犹太人的预言,可以说是最不可思议的。它不但预言他们要因弃绝神,被神弃绝,在列国中抛来抛去,最后他们还要回归本土,建立他们的国家。犹太人照著神的预言亡国了,在世界各国受迫害,过著流浪的生活,他们一千九百年之久,没有国土,没有主权,只有一群漂泊流亡无家可归的可怜虫,回首祖国,早被别人占住。如果说,他们要复国,要重建*权,无论谁都认为是想入非非,绝不可能。谁想到廿余年前,公元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下午四时零一分,犹太人正式宣布成立以色列国。不久还加入联合国为会员国。绝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这是神的预言,出自神的话语,时候到了,一定要成就。有一天,一位传道人向我述说他的宗教经验。他说,起初他是不信圣经的,等到有一天,他在大学念书时,因为研究但以理书,看见神的预言,如何从历史完全应验,他觉得圣经的预言那么准确,毫发不爽,他转变过来了,从不信变为笃信,不但做基督徒,还献身做传道人。我们如果留心研究圣经,看见里面的预言,奇妙地应验,我们不能不相信,只有神自己的话语,才能如此。从圣经内容的和谐统一;从圣经真理的普遍适应;从圣经每一个应许的诚信真实;以及预言的准确实在,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圣经并不是「神话」,而是神自己的话语。

科学证明圣经

世界上从没有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受过许多人的反对、攻击、禁止、焚毁。虽然如此,但圣经却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越久越旺;时至今日,全世界没有一本书的销路、发行,能够像圣经一样广泛深入,无远弗届;一样流传久远,销数与日俱增。据有人统计,时间的指针向前移动一秒,平均销售圣经十本,这数目是多么惊人哟!十七世纪法国有一位哲学家,叫伏尔泰(Voltaire-),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他剧烈地攻击圣经,并预言百年后世界再没有圣经存在,要找圣经只应到博物院里去。他的话震惊了四座,不免有人代替圣经抱了杞忧。时间过得真快,百年就转眼过去,伏尔泰早已成为白骨,他的名字也如轻烟掠过,可是圣经呢?不但没有「打入冷宫」,藏进博物馆,却销路越来越多,更奇妙的,伏尔泰老先生的住所,反卖给圣经公会作为囤藏圣经的地方。还有一位英国哲学家叫休谟(DavidHume-)大概自恃学问太大了,有一天竟大言不惭地预言基督教必于数年内被消灭,不必说,圣经要掉在垃圾堆里,但奇妙得很,爱丁堡圣经公会第一次大会却在他逝世的地方举行。时间是最好的考验,人反对圣经,妄想圣经归于毁灭,但结局毁灭的并不是圣经,而是那个反对圣经的人。二十世纪是科学的时代,科学重实验,宗教却是形而上的,因此反对的人,满以为这一遭宗教定将根本垮台;圣经无法放进实验室,一定要被扬弃,无法存在。可是事实并不如此。科学的曙光越照越明,黑影渐成过去,世人对于圣经的认识越清楚,不能不赞叹著,圣经的话太奇妙。虽然圣经不是科学课本,但科学却证明圣经的话与科学并不相悖。写圣经的时代,科学还是暗昧无光,但写圣经的人,下笔写来,却与今天科学所发现的,如合符节。这是甚么道理?难道是那个人聪明透顶,能预知人所不能知,预见人所不能预见?不!只有一个理由,圣经是神自己的话语,是神自己的启示。现在我们要提出几点,有关科学证明圣经正确无误,让我们看出圣经真是一本千锤百炼,没有丝毫瑕疵的书,正如诗人所云:「神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天文学证明圣经历史告诉我们,哥白尼(Copernicus,Nicholas-)首倡行星及地球以太阳为中心而环绕的「地动说」,受尽了当时天主教的严重迫害;哥白尼的学说,其后在科学上得到证明,并已成为科学家一致承认的完整的科学的宇宙体系。伽利略(Galileo-)由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地球绕日而行,因这发现,受尽天主教的迫害,最后还给教皇下入狱中。而且圣经上面还说甚么「大地根基」、「地的柱子」、「地极」的句子,因此反对的人,就以为教会是反科学的;圣经也是反科学的。其实,天主教的主张并不能代表圣经。哥白尼、伽利略时代的天主教僧侣们受了传统的影响,囿于成见,他们强解圣经,用人的话代替了神的话,来迫害科学,这是当时天主教的愚昧和颟顸处。至于「大地的根基」、「地的柱子」,我们要用文学的眼光看,这只是一种形容的说法。圣经对于地球的说法,乃是:「将大地悬在虚空」(约伯记廿六7)地球是在太空中,试将这个「悬」字与「地心吸力」比较,意义是不是一样。「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以赛亚四十22)这个「圈」字,希伯来文不是平面画圆圈,而是圆弧或球形。还有,主耶稣说到他降临时地上的光景,「当那一夜,两个人在一张床上,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人在田里,要取去一个,撇下一个。」(路加十34-36)「在床上」正好是夜间,「推磨」,这是东方女人早晨起身后的工作;「在田间」,这是农夫白天在田间赶活的光景。主耶稣降临时,为什么有的地方是夜里,有的地方却是早晨,是午间?这不正地球是圆的,它绕著太阳转动,所以在同一时间,这里是白日,别一处正是夜间吗?主耶稣降生不是做科学家,他没有向我们讲学说,但主耶稣比科学家更大,他清楚他降临时那一刻,在地上有什么事情发生,因此他告诉我们,在东方正是夜里,二个人在床上,一个被提另一个被弃。在西方正是白昼,二个人在田里,一个被提另一个被弃。从前的人被传统所蒙蔽,看不出圣经的真理,科学昌明了,真正的科学帮助我们更深了解神的话语。还有的人读到创世记第一章,看见神第一日造「光」,等到第四日才造日月星辰,他们不觉好笑,光怎会在太阳以先?认为这实在太荒唐,没有日月,从那里来的「光」?因此他们断定圣经这一回无法自圆其说了!可是十九世纪末叶,科学家发见一项重大的事实,就是没有太阳之先,先有宇宙光(CosmicLight),宇宙光发自太空中的天体。至于第四创造日的「造」,原文并不是「创造」,实在是「出现」,雾气笼罩了大地,看不见太阳,到第四日太阳的光才得透入,地球才看见日月星辰。天文学家再一次向我们证明,圣经的记载是正确的,因为它乃是神的话语,神自己的启示。地质学证明圣经创世记第一章,记载「神创造天地的来历」,一向被人认为神话,荒诞不经。但地质学家却证明这最古老的一章,它所记载的合乎科学。地质学家莫不深信宇宙内有六个「创造日」,地质学家称它为「代」。根据美国地质学会通过的地质年代表,试把它与创世记作一比较,不能不叫人惊讶,创造发展的程序是一样的。兹提要如下:太古代(无生代)……无生物元古代(始生代)元古纪……无生物古生代寒武纪(坎布纪)……海藻、腕足类、三叶虫奥陶纪……四射珊瑚类、腹足动物类锡鲁纪(志留纪)……羊齿类、鳞木类、芦木类、软骨虫泥盆纪……珊瑚、海百合、鱼类石灰纪……陆上植物大盛,两栖类初生、软骨虫二叠纪……两栖类隆盛,爬虫中生代三叠纪……硬骨鱼初生,无鳞两栖类、有袋类动物侏罗纪……苏铁类、松柏类、木贼、爬虫类大盛,有袋类动物、始祖鸟白垩纪……多孔虫、巨大爬虫、*昏鸟、海蛇新生代……哺乳动物,陆地森林心生代……巨大哺乳动物,人这与创世记所记载的-光-空气-青草、果子-鱼-飞鸟-牲畜、昆虫、野兽-人:同样是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是一样的。地质学是比较新进的科学,这一科学也证明创世记记载的翔实可靠,与什么巴比伦神话,印度神话,盘古氏开天地等,是完全不同的。考古学证明圣经圣经记载的史实,年代久远,有一些己难找到证明,因此反对的人就武断它的记载没有根据,只是一些神话而巳。可是因著考古学者不断的发掘和探求,把一些湮没了的资料,重新发现,这些资料恰好是圣经史实的最好佐证,它不但证明圣经的记载,有最高的历史价值,而且给予那些怀著成见、妄肆疵议的人,以最严重的打击。就如从前有人读巴比伦历史,看见巴比伦最后的王是拿波尼度(Nabonidus)并不是伯沙撒,而且找不到伯沙撒的名字,因此就以为但以理书第五章的记载不可靠,圣经竟因此蒙不白之冤。直等到公元后一八五三年,考古学家在吾珥城旧址内发现了碑文,才查出原来伯沙撒是拿波尼度的长子,拿波尼度不理国*,退休在邻近波尔细巴城(Borshippa)把国*交给伯沙撒,所以国中有新旧二王,向古列王投降的乃是伯沙撒。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伯沙撒应许给但以理身居高位,不是「国中位列第二」而是「国中位列第三」的原因(参但以理书五7),经过这一次考古所得的证据,圣经的翔实可靠,又获得再一次铁般的证明。有许多不信派,读但以理书的预言,看见预言怎样应验了,他们凭著不信的恶心,否认但以理书是先知但以理的手笔,他们断定它是后人冒名所写,著作年代大概在公元前一六五年。因为他们不信预言,所以凭著自己的理智,来曲解诬蔑圣经。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安得生(SirRobertAnderson),他是位实验科学家,他读到但以理书九章廿五节,「你当知道,当明白,从出令重新建造耶路撒冷,直到有受膏君的时候,必有七个七,和六十二个七。正在艰难的时候,耶路撒冷连街带濠,都必重新建造;过了六十二个七,那受膏者必被剪除,一无所有……。」这里分为二部分,七个七共四十九年,六十二个七共四百三十四年,究竟指著什么说呢?安得生爵士为著解决这问题,曾研究过天文、化学、数学、语言、上古史,得到结论是:从波斯王下令重建耶路撒冷,到耶路撒冷城墙完成;又从耶路撒冷完成到基督骑驴(象征做王)入耶路撒冷,合共经过十七万三千八百八十日,每年三百六十日,正好是四百八十三年;恰好是七个七,再加上六十二个七。他把研究的结果,呈报皇家天文学会,被认为正确。在这里再给我们者见,不信派不肯相信圣经,硬把但以理书指为主前二世纪的冒名著作,可是但以理不但预言到巴比伦、波斯、希腊、叙利亚,更预言到耶稣钉十字架(受膏者必被剪除,一无所有),但以理的预言都奇妙地应验。在事实的面前,这一回不信派无话可说了!

有人读到主耶稣死时,有兵丁拿枪扎他肋旁,竟流出水和血来,他们觉得太离奇。近代医学家告诉我们,这因为主耶稣太痛苦了,他的血集结在心包膜中,分成血块和水的血清,所以心脏破裂了,就流出了血和水来。圣经记载著鬼、灵魂,唯物论者认为缥缈无鬼,但晚近催眠术及灵魂学所报告的,最少证明在物质界之外,有「灵界」客观地存在。虽然今日人类对于「灵界」的事实,知道的太少,不久必能有更多的了解。圣经注意罪人认罪和赔罪的事,有人反对著,以为这样做,太叫人丢脸了。「知过必改」就算,何必强人所难。可是心理学却给我们明白,认罪赔罪,实在是一件必需的事。当一个人感觉到罪的存在和压迫,内心苦闷、烦燥、情绪难安。他坦白认罪了,勇敢赔罪了,就会把这些有害的情绪从内心中吐出,使内心恢复正常;否则郁结起来,将会使他精神破裂,陷入在痛苦的深渊中。圣经太奇妙了,它的话诚信真实,它的教训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它好像纯净的金子,越经过火炼,越显出它美丽的光彩来。从前有二个人,经过一标本店,看见窗橱里面陈列著一头鹰鸟,其中一个人便批评这头鹰鸟,制造得这里不对,那里也不对,实在太不像样了。正当他手指脚画,口沫横飞的时候,想不到那头鹰鸟,竟然振动著它的翅膀,用嘴刷著毛羽。原来它不是标本,乃是一头活鸟。在一起参观的人,不禁大笑起来,羞煞这位「大批评家」,只好面红耳赤,急速避开了。历史不知有多少人,正像这位「大批评家」,自恃聪明,信口开河,把圣经批评到「四不像」,那知,一转瞬间,圣经的真实却把人的虚谎显明出来。圣经不怕科学,反而,科学越进步,它会给圣经见证著:「这是神的启示,里面没有人的虚谎。」

生活经验圣经

圣经不只是辩证的可信,而且它的真理完全可以从生活予以证实,它实在是神的启示,是人类生活的最高法则。(一)从生活中,我经验了神,神是我们立命安身的根基圣经开宗明义就提到神,圣经把神的事情,清楚地明确地向我们启示,使我们在摸索中得见了亮光,懂得神是怎样的一位神,并且懂得怎样去寻找神,怎样经验神。

圣经告诉我们,神是慈爱,也是公义;他是全能,也是全知……许多时候,我们难免困惑著,我们很容易相信神是伟大的,崇高的,具有庄严的,但要相信神是慈爱的:他爱我,看顾我,同情我们一切的苦情,救济我们一切的困难,就觉得有些信不过来。我是这么渺小,伟大的神怎能垂顾这「渺沧海的一粟」。因此难免内心踌躇,将信将疑。多少年来我就像雅各一样,虽然自幼在家庭中跟著父母过著一种刻板的宗教生活,学晓怎样祈祷,也懂得一些关于神的事情,但那只是「知识的」懂得,对于神,从没有实在的触摸过,还是糊里糊涂的过日。直到有一天,我遇见救主耶稣,他拯救了我。从那时起,我归向神,日日经验了神的同在,越久我越清楚,圣经对于神的事情所有的启示,是完全正确的,绝对可信的。五十年来,我走过了多少崎岖险峻的山路,经过多少黑喑漫长的死谷,尝过多少甜酸苦涩的人生滋味,曾有三年半久,我度著流浪的生活,有如以色列人出埃及,每日要靠著神从天上降下吗那来过活,就在各样苦痛和试炼中,我觉悟到神不但是至尊无对,他也俯就最卑微的人;他的宝座安定在天,但他的手却温柔地提挈著我经过那滑跌的世途,他体恤我的艰难,安抚我的苦痛,刚强我的软弱,垂听我的祈祷。神是救主,也是慈父,圣经对于神的启示,我越久越觉悟到是完全的「诚信真实。」有一天,我病倒了,病况极其严重,家人十分焦急,我的心情也烦闷不安,那时,我渴慕神自己的话语,当我听见「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各一章:17)我的心立刻得到安慰和鼓励。神永不改变,他从前如何成就大事,今天也仍然成就大事;他从前怎样医病,扶危起死,今天神仍然一样做工。凭著信心,我仰望他,倚靠他,就是这样我完全得着医治,平安直到如今。三十多年来,我看见数不完的基督徒,祈祷得蒙应允,疾病得蒙医治,罪恶得蒙赦免,性情得蒙改变,伤心得蒙安慰,他们靠神生存,靠神站立,靠神争战,这一切的经历,有力地向我们见证,圣经对于「神」的启示是诚信真实,完全可靠。(二)从实践中,证明圣经的真理,是人类生活的最高法则圣经启示的真理,是人类生活的法则,遵守它的必得平安,光明与幸福;违反它的一定是痛苦,黑暗与死亡,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是一样的意思。今天许多人为什么过著痛苦的生活。许多家庭为什么分争破裂,没有平安。社会为什么动荡不安宁,人心惶惶有如波浪澎湃。不是因著金钱的问题,也不是因著物质不文明,享受不够,而是因著人背逆神,行事违反圣经的真理。违反算学定理,一定无法求得正确的答案;违反卫生定律,一定破坏了你身体的健康;违反自然定律,一定是自招灭亡;违反神的定律-圣经的真理,一定是黑暗痛苦。圣保罗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美国有一个酒徒,终日酗酒,不务正业,置妻孥于不顾,就是儿子死了,他也不动心。像这样的一个酒徒,还有什么办法。可是有一天,在绝望中,他听见福音悔改了,神的话语改变了他,从此以后弃喑就光,离恶行善,他照著圣经的真理从新做人。他有著一个新的人生,鬼变成人了,腐朽化为神奇,以后还作牧师,带领许多罪人,走上光明幸福的道路。我国山西有一个烟鬼,无恶不作,他的太太为他吃了很多苦头,家庭变成活地狱,等到有一天,他遇见主耶稣,神的福音把他改造过来,他把多年丢不下的烟枪丢掉,还走遍直隶,山西,陕西,河北各地,宣传上帝的真道,带领许多烟鬼,从死亡中得生命。他的名字叫做席胜魔。一八四零年,达尔文经过美洲铁夫勾岛时,看见那里的土人,他的日记写著:「此岛的人,太不开化,就是宣教师来也无益。」过了三十六年,达氏再过那里,看见野蛮已成为文明,犷悍化为慈祥,他极其惊异,细诘之下,才知道有宣教师到那里传福音,圣经的真理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达尔文不能不承认著:「我从前的揣想,是错误的。」他还掏著荷包,捐款给伦敦圣经会,赞助他们将神的话语传开。二千年来,历史证明著:传福音的人到那里去,圣经也跟著到那里去。他们所到的地方,圣经的真理就发挥出它伟大的奇妙能力来,叫桎梏脱落,旧制度改变,罪人成为圣徒,腐败的社会成为文明的社会,这一切都证明著圣经的真理是人类生活的最高法则,指引人类寻找文明,自由,光明,幸福的生活。某次,有一队探险商人,到土人那里去做经营,他们请土人作向导,一天闲著看见作向导的土人坐著读书,他们问,「你读的是什么?」他说,「我读圣经」,那人嗤之以鼻,说:「这是落伍的东西,我们早就不读它。」那土人用著惊异的眼光看他,慢慢对他说:「如果不是这落伍的东西,你早已被吃进了我的肚子里去了!」原来这土人是吃人的野蛮民族,只因为福音传到那里,圣经的真理改造了他们的生活,他们才开化过来。当这探险商人懂得这事时,面红耳热,无话可说。有一位大学生,毕业了快离开校门,教授对他说:「你快要经过人生大海了!」那大学生答:「我有把握!」说时从口袋里面拿出一本圣经来。圣经是神的话语,内面充满著生命,智慧,能力,希望。圣经的真理,是人类最高的法则,它能够改变和引导那些爱慕它,顺从它的人,走进文明、自由、光明、幸福的境界。(三)圣经启示的「爱」,给人类伟大的创造能力「爱」这个字,最伟大也最奇妙,它能征服也能创造。每一个青年人都喜欢创造,不愿平庸过日子,「爱」就能给你伟大的创造能力。主耶稣快离开世界的时候,他留给门徒的,不是千言万语,也不是繁细的教条。他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十三4-5)主耶稣解释旧约,他用一个「爱」字,把它包括,真是一语道破(马太廿二37-40)。新约更加给我们清楚看见「爱」的紧要。如果我们想用一个字包括全部圣经,只有「爱」才可以。为什么主耶稣肯从天降世,道成肉身,作人类代罪的羔羊?为什么众使徒肯披荆斩棘,日冒万死去广传福音?为什么历代圣徒肯梯山航海,离乡别井,到遥远的地方去救人?只有一个缘故,就是因著「爱」的缘故。主耶稣因著爱,甘心乐意舍弃天堂的荣耀,到世上来,建立人间天国;众圣徒因著爱,甘心牺牲一切,背上十字架去为别人谋幸福。爱是多么伟大的啊!尼采(F.W.Nietzsche-)曾批评基督教的爱是奴隶道德,他提倡超人,他的学说害了德国,也害了那时代的人。基督教却主张爱;基督教没有刀也没有剑,只有用爱作武器,结果斗牛场没有了,奴隶制度崩溃了,野蛮人开化,社会道德提高了,整个人类向着文明大大跨进了若干步。青年人进入人群,不要忘记主耶稣所启示的「爱」,不是为著个人的名利,乃是为著大众的福利;不是竞争,而是牺牲。今天社会多少欺诈,排挤,中伤,陷害,耍手段,玩花样,还不是为著建立个人的巴别塔,不惜害人利己。你诈我虞,机槛遍地,结果还不是两败俱伤,自己害自己。如果每个人服膺主耶稣的「爱」,公尔忘私,那么社会岂不是要完全改观?「爱」还能改变人对工作的态度。雅各因著「爱」的缘故,「白日受尽乾热,黑夜受尽寒霜,不得合眼安睡,」但他却以苦为乐,看七年如同七日;人以为苦,他却怡然自得,别有乐趣。人生若不是为著「爱」,那么,「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多么无聊,苦闷。但基督徒却为著爱的缘故,他们认为一生的工作,是为著叫人得到好处,叫神得到荣耀,他于一日工作完毕之后,虽筋疲力竭,仍然满心快乐唱:「一日工完为耶稣,天堂又近一天!」「爱」叫你牺牲自己,造福他人;「爱」叫你满足现况,努力创造人间天国。「爱」叫你能承担痛苦,忍负困厄;「爱」叫你肯走「第二里路」,常以自己为亏欠。保罗曾夸赞说;「最伟大的是爱」!(四)圣经带给我们美丽荣耀的希望-天堂

圣经告诉我们有天堂,叫我们觉得生命真可爱,因为他不只一生,乃是永生;今天的汗不是白流,乃有永远的价值!天堂在那里呢?今天我们能不能实验一下,叫我们预尝天堂的滋味?天堂没有罪恶;在天堂那里是完全的圣洁,因此天堂是完全的平安快乐。当我还做罪人时,罪恶的压迫使我心绪不宁,寝馈难安。等到有一天,我遇见了主耶稣,他拯救我,他宝血洗净我的罪,那时候,真个是「罪恶出去,快乐涌进」,「喜乐潮溢我魂,如海涛之滚滚,」心中无限快乐。

我的生命充满了天堂的气息,我身在地,我灵却享受了天上的平安和快乐。那种属灵的宝贵经历,叫我完全领悟到将来天堂的快乐,绝不是世间任何快乐,所能及其万一,所以每一次想到天堂时,真是我心快乐,我灵跳跃。当我得救以后,我奉献全生给我所爱的救主,我背负十字架,乐意照著他旨意行走。我感觉到我经过的道路,十分曲折,正像诗篇廿三篇所描写的。有时是青草地,有时是活水边,有时却是死荫的幽谷,或者遭遇顽强的仇敌。虽然如此,但因著主耶稣的同在,我觉得有一种意外的平安,从天上涌进我心。这种奇特的经历,叫我在遭遇黑暗、苦难、打击、祸害时,眼睛虽然难免流泪,内心也受著极大的震撼,但在灵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平安,使我得着安慰。我懂得这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主耶稣与我同在。我也因此领悟到保罗西拉被囚在腓立比的监狱中,为什么能够唱诗赞美神;当保罗快要被斩浇奠时,为什么能够满有喜乐,还再三鼓励别人要靠主喜乐(参腓立比书);历代殉道者,当他们走进斗兽场,被掉进滚汤里,被捆在柱子上用火烧,为什么他们仍能够说出赞美的话,唱出颂赞的诗歌来。各人因著主耶稣的同在,身体虽然受著地狱的苦,心灵中却因有著天堂的快乐,仍能乐受苦难,不稍自怜。我更因此想到天堂是主耶稣的所在,有一天,我们回到天堂,与主耶稣面对面,永远同在,那时的平安快乐,实在不是笔墨所能形容,也不是我们的口舌所能述说。基督徒在交通时,擘饼时,感到有一种甜密友爱,远非属世的情谊所能比拟。许多时候,我们觉得盛会难再,弥深怅惘,在我们内心深处,巴不得早有一天,在天堂里面与众圣徒永远同住;虽然我们还没有到过那里,还不知那里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可是我们每次在属灵的团契中,享受了甘美诫挚的爱筵时,我们的心自然地渴慕著,但愿长著翅膀早日飞进天堂,与众圣团契永恒,共享万年不散的筵席。这种宝贵的经历和灵里直觉的愿望,正清楚启示我们,圣经所告诉我们有一个天堂,天堂里有数说不尽的平安喜乐,天堂是我们美丽荣耀的希望,这话是完全可信的。如果要详细说明,怎样从我们的生活中证实圣经的话语何等「诚信真实」,分明是不容易的,因为从我们得救直到今天,每一段道路,每一个遭遇,每时每刻,神总藉著圣经向我们说话;我们也藉著更多的体验,更深认识到圣经的话语,每一句每一字都是可信的。因此我们爱神,我们也珍爱他的言语-圣经。

语言应验圣经

预言就是预先说出的话,时候到了,照著所说的话得着应验。圣经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很多预言,有的几十年前,有的几百年前,或者几千年前,预先说出,到了时候,便照著那预言,一一应验,若合符节,这就叫人不能不相信,那些预言是由神口中发出,照著神的安排成就。其中最奇妙的是预言耶稣基督的事迹,从童女诞生,到受死,复活,无不一一应验。

为著帮助读者了解,下面摘载自朱宝惠牧师重译圣经的附录。基督耶稣应验旧约对照表

第一类他的身世应验旧约

事实

应验在新约中

旧约的预言

女人的后裔

加4:4;太1:25

创3:15

童女所生

太1:23;路1:26-35

赛7:14;49:1;弥5:3;耶31:22

闪的后裔

来11:7

创9:26

希伯来人的后裔

腓3:5;林后11:22

出3:18

亚伯拉罕的子孙

太1:1;约8:56;徒3:25

创12:3;18:18;22:18

以撒的后人

罗9:7-8;加4:23-28;

创17:19;21:12;26:4;来11:18

以色列的后人

路1:68;2:32;徒28:20

创28:4-14;出4:22;民24:5-19;诗:4;赛41:8;49:6;耶14:8

犹大的族支

太2:6;来7:14;启5;5

创49:10;代上5:2;弥5:2

大卫的后裔

太1:1;路1:69,2:4;罗1:3;提后2:8;启22:16

撒下7:12-19;代上17:11-约7:42;徒2:30;13:22;14;诗89:4-36;诗:10-17:代下6:42;7:18;赛11:1;55:3-4;耶23:5;摩9:11

生在伯利恒(大卫城)

太二:6,路二:4,约七:42

弥5:2

常受苦害

太26:31;路24:26;约1:29;徒8:32-35;徒26:23

创3:15;诗22:1-18;诗31:13;89:38-45:赛53:1-12;但9:26;亚13:1,6,7

钉死在十字架

太20:19;26:2:约3:14;约8:28;12:32-33;林前15:3;西2:14;腓2:8

民21:9;诗16:10;22:16;诗49:15;赛53:8-9;但9:26

他被收殓与埋葬

太12:40;26:12;可14:8;约12:7;19:40;林前15:4

赛53:9

他受死三日复活

太12:40;16:4;27:63;约2:19;徒2:27-31;徒13:35;林前15:14

诗16:10;17:15;49:15;诗73:24;拿2:10

他的复活与升天

约20:17;徒1:9;弗4:8-9;来1:3;2:9;启12:5

诗8:5-6;24:7;47:5;诗68:18;:1

他将来的得胜

太22:44;26:64;28:18;路10:18;21:27;约14:30;林前15:25;腓2:10;启6:17;17:14

诗:1;赛40:10;但2:44;7:14,27;何3:5;弥4:1-7

他在末期执行审判

太25:31-46;约5:28-29;徒17:31;24:25;启20:11-15

诗50:1-6;伯19:25-29;但12:2-3;传12:14

第二类他的位分应验旧约

上帝之子

可1:1;路1:35;撒下7:14;诗2:7;72:1;太3:17;17:5;约1:34-50;箴30:4;但3:25;约3:16-18;20:31;来1:1-5;罗1:3;约14:14;启1:5-6;

人之子

约1:51;3:13;5:27;诗8:4-5;但7:13;太16:13;26:64;来2:7;启1:13;14:14

圣者

可1:24;路1、35;4:34;申33:2;诗16:10;89:7;约10:36;约壹2:20;赛6:1-3;9:6;10:17;赛29;23;49:7;何11:9;哈1:12

众圣之灵

提前3:16;帖前3:13;但9:24;林前1:30;弗4:12;来7:26

公义正直的

太27:19-24;路23:47;耶23:5;赛41:2;徒3:14;7:52;22:14;诗34:19,21;约壹2:1,29;雅5:6

上帝的智慧

太11、19;路11:49;箴8:22;30;林前1:24

上帝的道

彼前1:23;约1:1-4;3:34;赛40:8;创15:1-4;路1:2;来11:3;4:12;撒上3:1-21;撒下7:4;彼后3:5;启19:13;王上17、8-24;诗33:6;弥4:2;耶25:3

救世主

太1:21;约1:29;4:42;伯19:25-27;创48:16;路2:11;徒5:31;罗11:26;诗19:14;赛41:14;44:诗6;47:4;59:20;诗62:11;63:1-9;耶50:34;启5:9

上帝的羔羊

约1:29;徒8:32-35;创22:8;赛53:7;彼前1:19;启5:6;13:8;启15:3;21:22;22:1

中保辩护师

路23、34;提前2:5;赛53、12;59:16;来9:15;约壹2:1;启5:9

使者(奉差遣的)

太15:24;路4:18;创49:10;出3:2;约9:7;17:3;20:21;来3:1

以色列的上帝

太15:31;22:37;约20:28;出24:10-11;书8:30;士11:23;撒上5:11;代上17:24;诗41:13;赛45:3;得2:12

万君之主

罗12:19;腓2:9-11;撒下7:26;代上17:24;诗24:10;赛6:1-5;玛1:14

万王之王

太28:18;约3:35;13:3;诗89:27;:1;林前15:25;弗1:20-22;但7:13-14;西3:1;启19:6

第三类他的遭际应验旧约

他降生的时期

太2:1;3:1;创49:10;玛3:1;路2:1-2;3:1-2

他的前驱

太11:11,14;赛40:3;玛3:1;4:5

他受博士朝拜

太2:11;诗72:10-15;赛60:3-5

希律屠杀婴孩

太2:17;耶31:15

他逃难埃及

太2:15;何11:1

宣传福音

路4:18;诗2:7;赛2:3;61:1;弥4:2

灵的启示

约1:32;赛11:2;42:1;62:1

神迹奇事

太15:30;赛35:5

清洁圣殿

约2:17;诗69:9

被自己的人拒绝

约1:10-11;赛8:14;53:1-4

他受迫害

太27:28-31;诗22:6;35:7-12;:2;赛49:7;53:3

犹太人联合反对

太27:22-26;诗2:1;22:12;41:5

末次进京受欢迎

太21:5-11;诗8:2;赛62:11;亚9:9

三十块钱的卖价

太26:15;亚11:12

被一位朋友所卖

太26:50;诗41:9;55:12-14

众门徒离弃

太26:56;亚13:6-7

被交在敌人手里

太26:57;诗27:12;35:11

不开口答辩

太26:63;27:12-14;诗38:13;赛53:7

被恶人凌辱戏弄

太27:29;诗35:15;赛50:6

送苦胆给他喝

约19:29;太27:34;诗22:15;69:21

为路人讥诮

太27:39;诗22:7;:25

为仇敌祷告

路23:34;诗:4

他的骨头不被折

约19:36;诗34:20

他死在犯人当中

太27:38;赛53:9-11

他青年寿命被折

太27:50;诗89:45

卖价买了窑户

太27:9-10;亚11:13

他成了房角石

太21:42;赛28:16

他是永生的君王

诗2:6;89:27,36;72:8;诗:1;赛32:1;但2:44;7:14

他是万民的审判者

太25:31-46;诗96:13;赛2:4;9:7;诗35:4;40:10

照亮外邦的光

约8:12;赛42:6

为真理作见证的

约18:37;启1:5;赛55:4

他是万国的需要

约12:32;该2:7;玛3:1

他是受膏的弥赛亚

约1:41;4:26-29,42;诗45:7;但9:25

名人见证圣经

林肯:「我信圣经是上帝给人最好的恩赐。从救主而来的一切好处,都是藉著圣经而传给我们。」「我是很得了读经的好处的,劝你凭理性或信仰,尽量抓住这书的一切,这样不论生死,总会叫你做一个更好的人。」英国名*治家格兰斯顿:「我认识我这时代百分之九十五的世界伟人,在这些人中有百分之八十七是信从圣经的」。「圣经带著特殊来历的印记,而与一切跟圣经争优胜的书,有无可限量的区别。」拿破仑:「圣经不止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活的受造之物,有能力胜过凡反对它的人。」康德:「圣经是为人类而写的一本书,这一本书的存在是人类所经历的最大福利。凡想减少它价值的,不啻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行为。」发现天王星的赫舍里(SirWilliamHerschel):「人类一切的发现,似乎都是为了愈加有力的证明圣经所含真理的一个目的而成就的。」

牛顿:「在圣经里面较之普通历史,更有确切可信的标记。」「我们看神的圣经,是最崇高的哲学。我从圣经中所找到的真理,事实多过任何属世的史书。」杰佛逊:「我曾屡次说过,且要继续常说,精读圣经可以造就更好的公民,更好的父亲和丈夫。」亚当斯:「第一本(也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本)值得普世注意的书就是圣经。我是以世人的一份子说话……,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查考这经。」乔克逊:「它(圣经)是我们国家赖以建立的磐石。就是为了喜爱这本伟大的好书中的真理,我们的祖先宁愿离乡别井,走向荒野去。」威尔斯:「圣经是维系西洋文明经纬线的书。它是千千万万男女的生活手册,没有它,我们的文明不能存在,也不能维持。」罗纬、多马斯:「在讲说自由的时候圣经是一本要著。独裁者恐惧圣经。它启示人写下大宪章与独立宣言。」

老罗斯福:「每一个一生有所建树,其成就为其国家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人,他一生的事业,几乎可说大半根据于圣经的教训。」罗斯福:「我相信只要人类谦虚地遵行山上宝训,今日世上一切纷争可立时解决。山上宝训中有叫人自由的真理。」格兰斯顿:「如果要找良药来医治心灵最深的创伤的话,我必须指明那有古老教训的古老书中的古老故事,那是给予人类最伟大最优美的礼物。」 :「先生,请相信我。我就是疲倦的时候,也必须读了圣经才上床,没有一晚不是这样。」李饶伯:「在我看来,任何书要是比起圣经来,都显得不重要了。在我痛苦不安之中,只有它给我亮光与力量。」田勒逊(AlfredLordTennyson英桂冠诗人):「圣经是应该读的书……在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英国文学家迭更司(CharlesDickens双城记作者):「新约是世界上过去与将来最好的一本书。」德国文豪歌德(Goethe):「让思想文化继续进展下去,让自然科学在广度与深度上发展下去,让人类的头脑任意扩张下去,但是总不能超越基督教的道德文化,就是从四福音里面所照耀出来的。」英国文学家罗斯金(JohnRuskin):「无论我的著作里面有什么好处,完全是因为我在幼年时,母亲每日读一段圣经给我听,并且每日要我背诵一段。」法国文学家与思想家卢梭说:「我必须承认,圣经的辉煌(Majesty)使我惊讶,……如果它是人所虚构的,那么那作者就是一位最伟大的发明家。」

星星显明圣经

一、只留一本书当探险家史坦利(Stanley)作横贯非洲的旅行壮举时,他的身旁带了七十三本书。因旅途遥远艰难,费时甚久,他为减轻行李,不得已将一本本的书都扔了,到最后只留下一本书不能再丢-那是一本圣经。我们日常看的书很多,看罢忘的忘了,丢的丢了。时候将到,甚么小说诗歌都不能再使我们发生兴趣。只有圣经是我们百读不厌的。当我们临终的日子来到,我们仍然用得着它。愿我们从今天起,就加倍看重和喜爱它。二、读一百遍这是乔治穆勒的经验之谈。他说:「我们灵性生命的力量,在乎主的道在我们生活与思想中所占的成分而定。」

「当我开始努力从圣经中追寻时,我觉得其中福气真是奇妙。我读过一百遍圣经,我总觉得越读越有味。我每次读它就好像在读一本新书一样。我一天不读圣经就觉得浪费了一天光阴。」三、君王爱读圣经亚比西尼亚国王赛拉西一次在伦敦参加崇拜时,曾如此作见证:「从孩童时代起,我就受了查经的训练,我对于圣经的爱好实在是与日俱增。它是我一切困苦中安慰的泉源。「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必叫你们得安息。」谁能拒绝这种满有慈爱的邀请呢?」「由于我个人有此经验,我乃决心要全国的人也能分享此福份,藉读经去寻找真理。我也不顾巨大阻力,将我们的古老圣经译成了现代的文字,好让现代的人都能阅读它。」一个非洲的王子访问英国。他曾问维多利亚女王说:「请问贵国伟大的秘诀是什么?」女王举起一本圣经来回答说:「这就是英国伟大的秘诀。」林肯十岁时,已读圣经三遍,青年时,已熟读圣经。在白宫作总统时,清晨别人尚未起身,他已在研读圣经。释放黑奴战争中,有人问他的信条是什么?他用圣经弥迦书六章八节作答。」杰克逊总统说:「那本书(指圣经)是我们共和国的基石。」葛兰特总统说:「圣经是我国自由权利之锚。」四、最宝贵的书牛顿曾说:「我有好多书,可是我没有时间坐下来读它们。那些书的内容很不错,但它们的价值好似铜币一样。铜币是有价值的,但价值太少。好多铜币才比得上一个银币。有些书像银币。有少数的书像金币。而最有价值,最宝贵的书就只有圣经了。」牛顿不富有,他用钱谨慎。他曾储蓄一部分基金,抽其利息每年买圣经送给穷人。这件事是由他的同窗助手威金斯、约翰的父亲来管理的。举世闻名的聋盲伟人海伦·凯勒女士,从小就忍受著聋盲哑的痛苦,但是她竟能努力成功,不但大学毕业,而且名列世界伟人之林。她是圣经的爱好者之一。当圣经会送给她巨达廿册的盲文圣经时,她回信说:「我坐在它们旁边,用手敬爱地抚摸著它们。四十年来我爱著上帝的话。我以特别感恩的心情摸著这宝贵的书页,好像它们就是我手中的杖,在凄凉沮丧与灾祸的幽谷中支持著我,使我不致倾跌。是的,圣经-救主的教训-是领人出黑喑的唯一道路。」五、一部边缘上绘有基督的圣经美国肯萨斯州巴克大学(BakerUniversity)的图书馆里珍藏著一些有历史性质的名贵圣经,其中有一本名叫「边缘圣经」(ForedgeBible)。这部圣经的边缘涂了金,在涂金的直边缘上绘有基督与十一使徒的图画,其设计甚为精巧,画的下面题著「是我,摸我看看」一语。这句话是主复活之后说的,见路加二十四章三十九节。这幅画的妙处是:若把圣经紧紧关住,边缘上的画与字迹都不显,但把这本圣经只稍稍的打开,画与字就显出来了。作这画的画家的用意是:假若我们把圣经关著不用,就永不会看见基督;但若每日打开圣经阅读应用,就可以看见基督,认识基督,他的真理就可使我们相信。六、历古常新博学的查理医生一生勤读圣经,当他七十七岁临去世前的一个月,他以三个礼拜的时间将旧约读了一遍。一天,他女儿来看望他,问他说:「你在读甚么?」查理医生回答说:「我在读一些新的信息。」一个小女孩,听到一个老妇人在老年的时候,除了读圣经,差不多不作其他什么。小女孩天真地说:「那她不读厌了吗?我想她一定读厌了。」这小女孩的看法又传到老妇人的耳中。老妇人告诉人们说:「怎么会厌呢?我越读越爱读。」七、欧洲最早出版的一本书欧洲活版印刷术是在十五世纪发明的。发明者是哥登堡(JohanGutenbery-)。他所印刷的第一本书就是圣经,普通称之为「哥登堡圣经」或称为MazainandBambergBible。十余年前,美国*府购得一本,价值廿五万美金,存放于国会图书馆中。(参见:几本难得一见的圣经)八、两角钱救八个人一位在阿根廷工作的圣经推销员一次作见证说:「一年以前他在科多巴省(Coroda)逐家零卖圣经,圣经中只有新约与福音单行本。福音每本仅值五分,一位妇人听了,叹息道:「阿,我真想买一套,可惜我没有钱。」可是她还是去邻家借来了两角钱买回四本福音书。推销员对于她的热忱曾留下颇深印象。最近当他在同省另一地方卖圣经时,一位妇人前来向他打招呼。她容光焕发,笑容可掬的问他是否记得她。他不记得。于是她说:「我就是一年以前向你买了四本福音书的人。当时我没有钱,只得向邻居借了两角钱。我想告诉你,藉著读这四本书我成了一个基督徒。不独是我,我全家都因此信了耶稣。你看两角钱叫我们全家八口得了拯救,这不是很奇妙么?九、海里捞书的故事这是福音最初传入日本的故事。有一个荷兰水手深夜靠在甲板的栏杆上,无意中从口袋内掉了一件长方形的黑东西。第二天早上,那东西竟浮在海面,被一个渔人的网捞住。渔人看了一阵,不知道是什么,就把它送给那守炮台的日本主将若狭村田。若狭村田自然知道这是一本书,等它乾了,就请人来给他解释这些荷兰字的意义。一经解释之后他才知道这是一本圣经。他早听说这书在中国已译成日文,就写信到上海去买。书寄到之后,他和他弟绫部,及一个亲戚森野读了这种论永生的文宇,不禁欢喜欲狂,因他们正想寻求神,而茫无头绪。现在这书已指示他们清楚的道路。他们研究两年之后,就在基多倍克博士手下受洗,他们是日本人中最先信主的。此三人为日本贵族,故在日本人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久许多青年都跟著来研究福音。倍克博士为这些青年创办了东京的帝国大学,为他们把圣经译成了日文。而推原其始,无非由于这一本从海中捞起的小小圣经,引导了许多日本人走上了基督的道路,神的带领真是奇妙。十、临终的安慰苏格兰名作家司各特(WalterScott)于一八三二年九月十七日逝世。弥留之际,对他的女婿洛克(Lockhart)说:「洛克,我只能够向你讲几句话了。亲爱的,你得做个好人,一个有德行有宗教信仰的好人。一个人到临终的时候,只有这样才有安慰。」过了一会他又说:「亲爱的洛克,给我找那本书来。」「什么书呢?」「啊!」司各特说:「还用说么,对于一个即将撒手的人只要有一本书,一样东西,那就是圣经与基督教。」他拿下圣经来,读著约翰福音中的一段,「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中,有许多住处……」司各特听了,深深感动,喃喃地说道:「那是一个大安慰,一个大安慰。」十一、怎样读圣经圣经分章分节,其用意不过为了便于翻阅:「圣经各书的原本,只是按照题材分段,并无章节。不幸的是有些章节分的不妥,致使经文的意义失去了联贯。如果我们读经的习惯,只是一天读一章两节,或这里那里的数章,就不如一次读完一本书为有益,这是名释经学家格雷(Dr.JamesM.Gray)所主张的读经方法。他劝人一口气读完一本书,因而可得到全书完整的思想。有些采用过这个方法的,都承认较之一日一章的刻板读法,更有意义、有趣味得多。只有几章的小书,只需十分钟就可以读完它。若多用一点时间,一次读完一本福音书,那再有益不过了。十二、世无其匹有人问狄更生(CharlesDickens),世界文学当中最丰富的是什么故事?狄氏答说是浪子回头的故事。有人问杰佛逊(ThomasJefferson),世界文学当中最丰富的是那一段?杰氏答说是马太福音第五章一至十六节那一段。有人问韦布斯特(DanielWebster),伟大的法律文摘在那里,韦氏答说在山上宝训里。大卫的诗歌,以赛亚的异象,主耶稣基督关于道德和伦理教训,彼得的热情,保罗的逻辑,和约翰所讲的圣洁的爱……这一切,都是世无其匹的。圣经是世界最伟大的书,圣经的原作者,是最伟大的作者,我们若能细细体味其中的内容,实在是很有益的。十三、联合国的根基联合国大厦立基的时候,举行了一个仪式,将一本圣经放在瓶中,置于地下之基穴中。圣经才真是世界和平的真正基础呢!可惜今天世人违背圣经的教训,勾心斗角,自私自利,因此痛苦日深,战争的威胁日甚一日。十四、达尔文的改变当达尔文第一次从TierradelFuego返家时,他对人说,那儿的人是世界上最落后、野蛮和没有希望的族类。他说他宁可训练街上的野狗,不愿去教导那儿的人。那时有一个名叫TomBridges的青年人听了他这一席话,大受感动。他于是请求某差会派他到那地方去当宣教师。他住在那些世界最落后的人中,立志要帮助他们。他带了一样法宝去做这种披荆斩棘的工作,那就是一本圣经。十二年过去了,达尔文再一次到该地去考察。一上岸便听到礼拜堂的钟声,又见土人扶老携幼去敬拜神,一切都改变了,人们学习了礼貌与文明,追求著信心与爱心。神藉著一个人和一本圣经成就了这件奇事。达尔文大受感动,回伦敦后,他写信并捐款给圣经公会,大力支持印赠圣经的工作。十五、奇妙的能力一个英国海*官员在去世的时候,留下了一本古旧的圣经。这本圣经对于其亲友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为在里面写了几行字,那是一个美好的见证,全文如下:「这本圣经是我从Herford我的主日学老师家中获得的。由于我在主日学校品学兼优,他就给我这书作奖赏。此后我用了它凡五十三年,其中有四十一年是在海上度过的。在这些年日中,我曾经历战争四十五次,负伤三十一次,遇船沉三次,翻船两次,船上遇火灾一次,本人生病发热十五次。然而在这些不幸的场合中,此书都是我唯一的安慰。」「当我六十岁的时候,曾将此书在爱丁堡JamesBishon书店重新装订,这些话是我亲笔的见证。」

圣经不是甚么游记指南,历史手册,或医药顾问之类的书,它是人生的拯救与安慰。十六、改变了的土人在上次大战中,七个美国空*在南太平洋被敌*射落下来了,他们掉在海里。游泳了两天半,到达了有日*驻守的一个岛上。他们藏身在树林里。有一天被一个土人看见了,那土人如飞似的跑了。他们在等候著日人来拘捕。到了晚上他们听见树林里有声响,一个火把领著一批土人来了。这些美国空*只面面相觑,以为土人对他们必定无好意。土人们的首领上前了,送给他们一本圣经,然后再给他们食物和饮料。这些土人(从前是杀人不眨眼的)照顾他们,供给他们饮食历八十七日之久。每日晚上有一群人来轮流念圣经,唱那些他们很熟的诗。晓得这些美国空*的土人共有两百多,但日*的斥堠队始终没有发觉他们。后来土人们用了木材编成筏子,把这些空*送到海里,被美国海*飞机看见,救回去了。他们中间的一个说道:「你们去告诉人,我现在是诚恳的基督徒了。岛上的黑人给了我们一本圣经呢!我也是代表我的兄弟们说这话。」十七、生活改变汤姆离家以后,就过著航海的生涯,在多年离乡别井的岁月中,他终于变成了一个一无所能的酒鬼。当他流落到南加罗里纳州的一个码头时,他又喝得酩酊大醉,回到他暂时落足的旅馆里。清醒过来时,再也无法入睡。没有事情作,不自觉地检起茶几上的一本基甸会赠送的圣经翻阅起来。箴言第二十三章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他读了又读,一种新的信念忽然占有了他。他很虔诚地跪在地上,请求上帝拯救他。上帝的圣言终于让他再见光明,重度常人的生活。伊里诺州阿尔吞城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两对好似夫妇的男女,一日同到一间旅店去开房间,并且要两间当中有门相通的房间,男人中的一个没有多久回到账房,问经理是否可以退钱,因为他们改变主意,不打算作他们原来计划的事情。经理是一个基督徒,问这位要求退钱的客人,旅馆有什么不能使他们满意的地方。这位客人就坦白地告诉经理说:「我们都没有结婚,就是为了寻乐而来的。当我们看见房间里的圣经时,我们都受到良心的责备,再也停留不下去了。」德克萨斯州大温泉城有一个贪酒好赌的家伙,两年的光景,他把家产卖光了,妻子儿女也被遗弃了。一夜他在该城的克劳夫人旅馆打通宵的扑克牌。在这一场赌博后,他变成一个一文不名的穷措大。一觉起来,又在房间找酒喝,酒没有找到,他却翻出一本基甸会赠送的圣经出来。就在此时,他得救了。他礼拜天加入教堂,变成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不再饮酒赌博了。米苏里州春田城有一个银行的出纳员,盗用了公款达二万四千美元。当银行的查账员进行查账时,这个出纳员畏罪逃到路易斯安那州。在一个小旅馆内,他看见一本圣经,那天晚上,他大半时间用在读圣经上去了。他忽然对他所作之事感到不安,因为良心的责备,他竟然祷告起来,要求上帝饶恕他的罪过。此后,他心安多了,并且决定自首。此后他被判有期徒刑,在监狱内成为一个模范犯人,不久即获假释,恢复正常的生活。对银行的损失,也开始按期赔偿,终于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基督徒。

—全书完—

对,读到这里,恭喜你,我们一起读完了一本书!

请给我加颗“星??”吧!

点亮在看,我们一起成为生命分享者!

在看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为什么信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