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米兔在国内的三波批评看公共文化的生成
作者|chenchun
年十月,数十名好莱坞女星指控知名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HarveyWeinstein)曾对她们实行性侵,随后,同样受到过韦恩斯坦性侵的女演员艾莉莎·米兰诺(AlyssaMilano)在推特上呼吁受过性骚扰的女性用#MeToo标签,讲出自己的遭遇。这就是全球#MeToo运动的由来。年底,南昌大学前国学院副院长周斌被学生提出涉嫌性侵的刑事指控,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起#MeToo案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无数的中国女性在#MeToo的旗帜下站出来,讲述自己遭到性骚扰的经历。
#MeToo从一出现就争议不断,一些支持这个运动的人认为质疑者来自父权制的拥护者,或者来自守旧势力,但在欧美,从其中影响较大的几次批评来看,批评者本身就属于女权主义者的阵营。在中国,情况更富有戏剧性。三波针对#MeToo的批评,批评者都越来越接近运动的核心。这迫使我们放弃“进步/守旧”的二分,直面#MeToo内部的复杂性。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国内外针对#MeToo的批评及其背后的逻辑,重构#MeToo的叙事,阐明“公共文化”与社会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一些支持者不同,我们认为这些批评根植于社会原有的公共文化之中,因此它们的出现具有某种必然性,#MeToo运动如果要真的改变社会的性别观念,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它就无法跳过,也不应该跳过这些批评及其背后的公共文化。
01
公共文化与国外对#MeToo的批评
早在今年年初,当中国才刚刚爆出北航教授陈小武性骚扰多名女学生的事件,法国主流报刊《世界报》就刊出了一封由一百位作家、演员、学者和商业精英联署的公开信,对“#MeToo”或“#BalanceTornPorc”进行抨击,说这是一场新的“清教主义”运动。这封公开信的联署人全部是女性,她们认为:“男性对女性的调情,对性自由而言不可或缺。”“强奸是一种罪行,但不论手段是否笨拙,是否穷追不舍,追求并不是一种冒犯,更不是一种大男子主义式的侵犯。”她们不仅认为一些指控有失实和小题大做之嫌,而且也提出,这样的运动对男女之间的关系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它打击了男性对追求女性的积极性,甚至助长了“宗教极端主义”。
在这里,一百个法国女性和#MeToo运动的支持者就西方“公共文化”中的“性自由”产生了分歧,两边都认同性骚扰伤害了女性的性自由,但是前者认为应当允许男性有更大的试探的空间,这样女性更能享受两性关系带来的乐趣,而后者男性应该等女性明确表示同意再展开调情和追求。我们在这里说的“公共文化”,指的并不是简单的“流行文化”,而是一个社会深层的理念、价值、原则、记忆、想象、思想结构,有点类似于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Rawls)所说的“公共理性(publicreason)”和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所说的“社会想象(socialimaginary)”。公共文化中的理念、价值、原则、记忆、想象和思想结构,不一定为社会上所有人所接受,但当一个人在公共讨论中提出这些观念,另一个人能够(在同等条件下)合乎情理(reasonably)地“理解”,并可以表达赞同或异议,常见的异议包括对该观念提出不同的诠释、对其适用范围表示质疑,或者诉诸其他观念。并非所有人的观念都全部来源于“公共文化”,但很少有人的观念里和公共文化没有一点重合。公共文化的存在,使得某种程度的社会共识得以可能,不至于呈现为永恒的意识形态的大混战。
关于性骚扰所涉及的公共观念,西方世界出现的情况还可以更复杂。《纽约时报》八月刊登了一篇名为《当女权主义者被指控性骚扰会如何》的文章,里面提到,纽约大学德语和比较文学教授、著名的女性学者艾维托·罗内尔(AvitalRonell)被她曾经的博士生尼姆罗·赖特曼(NimrodReitman)指控性骚扰,而罗内尔坚称她和赖特曼之间的关系完全出于双方的自愿。纽约大学经过十一个月的调查,认定罗内尔的性骚扰,程度足以“影响赖特曼的学习环境”,但否认了赖特曼所提出的“性侵犯、跟踪和报复”等指控。今年春天,五十余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给纽约大学写了一封联名信,抗议纽约大学对罗内尔所做出的处理,其中第一个签名者就是女权主义理论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Bulter)。信中如下写道:
“尽管我们没有看到保密的案卷,但我们都在罗内尔教授身边工作了很多年,都见证了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中间的一些人还认识那个对她发起恶意攻击的人……我们可以为罗内尔教授的优雅风度、敏锐的智慧和对学术的热忱投入作证,并请求给与她体面和尊严,这是任何像她这样拥有国际地位和声望的人所应得的。”
这封信被在网上公开以后,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人指责以巴特勒为首的女权主义学者,在受害者是男性且被指控者是女权主义者的时候,采用了不体面的“双重标准”。八月二十号,巴特勒通过电子邮件发表公开信,为自己先前的“背书”道歉,承认联署人不该“归咎于投诉人的动机”,也不该“暗示罗内尔的地位和声誉可以获得任何形式的差别待遇”。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为罗内尔背书、但对#MeToo一直持保留态度的左翼哲学家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Zizek)在巴特勒发表公开信的前一天,依然坚持罗内尔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妥,并说受害者“现在如愿以偿,享受媒体对一个模仿受害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