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例中国人孤立性甲基丙二酸血症队列研
TUhjnbcbe - 2021/5/4 17:21:00

AstudyonacohortofChinesepatientswithisolatedmethylmalonicacidemia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我国最常见的有机酸血症。

根据发病年龄,可将患者分为早发(1岁以前)和晚发(1岁以后)两组。孤立性MMA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和易变性。最初的症状可能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甚至在出生后立即出现。大多数患者在出生后一年内出现初始症状。最常见的初始症状是呕吐、嗜睡、昏迷、脱水、高氨血症和代谢危象。在最初的急性代谢危机中存活下来的患者通常会转变为慢性进展,并患有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癫痫、心理行为异常、贫血、肾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和其他长期并发症。

分离的MMA在遗传上是异质的。据报道,有几个基因与本病有关。MMUT突变导致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IM#,MMA-mut型)缺乏。甲基丙二酰辅酶A差向异构酶(MCEE突变)的缺乏导致轻度分离的MMA。此外,钴胺素相关的cblA(MMAA)、cblB(MMAB)和钴胺素相关的cblD(MMADHC)代谢的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在辅因子腺苷钴胺素(AdoCbl)的合成过程中分离的MMA(MIM#,MMA-cblA型;MIM#,MMA-cblB型;MIM#,MMA-cblD-变异体2)。作为一种基质线粒体酶,琥珀酸-CoA连接酶(SUCL)催化琥珀酸-CoA转化为琥珀酸。SUCL包含一个α亚单位(SUCLG1)和一个β亚单位异构体(SUCLA2或SUCLG2)。线粒体基质酶SUCLG1和SUCLA2的缺乏导致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伴有或不伴有轻度分离的MMA。MMUT、MMAA的突变,MMAB约占所有分离的MMA病例的97%。13MCEE和MMADHC突变占1到3%。

本研究旨在描述中国分离的MMA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变异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通过临床检查、生化检测和基因分析,对例MMA患者进行诊断。新生儿筛查发现58例(19.3%),发病后临床诊断例(80.7%)。临床发病年龄为3天至23岁(平均年龄为1.01±0.15岁)。在有详细临床资料的例MMA患者中,例(72.6%)有早发型疾病(1岁之前),64例(27.4%)有晚发型疾病。例MMA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损害(65.4%)、血液学异常(31.6%)、肾损害(8.5%)和代谢危象(67.1%)。血液学异常在早发型患者中明显比晚发型患者更常见。

临床特点及检查

最常见的初始症状是代谢危象,在名患者中发现。早发组与晚发组代谢危象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名患者出现神经精神损害,早发组和晚发组之间的频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血液学异常,如贫血和全血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在74例患者中被确定,早发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晚发患者。消化道受累和骨骼损害。治疗前,患者血中丙酰卡尼汀水平中位数为22.0μmol/L(范围:7.27-39.19μmol/L)。尿甲基丙二酸的中位数水平为.20mmol/mol肌酐,四分位数范围为29.25‐.50mmol/mol肌酐。

遗传特征

分子分析例。检测到MMUT、MMAA、MMAB、MMADHC、SUCLG1和SUCLA2的突变。例患者有MMUT突变(mut型)。7例有SUCLG1突变(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9)。3例有MMAA突变(cblA型),1例有MMAB突变(cblB型),1例有MMADHC突变(cblD型)。两例有SUCLA2突变(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5)。表2总结了新的突变和报道的突变。对于新的错义突变,用VariantEffectPredict预测其致病性(

1
查看完整版本: 例中国人孤立性甲基丙二酸血症队列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