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特约评论》栏目立足于癫痫领域前沿研究,并邀知名专家/一线临床医生分享精彩见解,旨在更好的传递癫痫领域最新学术动态、服务国内患者,助力领域发展。
本期《TOP特约评论》,我们邀医院神经内科王媛主医院神经内科赵建波副主任医师,针对一项探讨癫痫分类是否必须依靠脑电图和脑成像的研究进行点评。
TOP特约评论员
专家按姓氏拼音为序
对于慢性未经治疗的癫痫患者,至少有47%可以通过使用一种抗癫痫药物(AED)实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标。约有80%的癫痫患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大多数未接受过治疗。癫痫分类包括确定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病因和并发症。
区分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对于治疗具有显著意义。通常,全面性癫痫(GE)的治疗应答较好。而GE的治疗失败多见于癫痫类型的误诊和错误服用AED。窄谱AED如卡马西平可有效治疗局灶性癫痫发作,但可能会恶化部分全面性癫痫发作(如肌阵挛和失神发作)。而新型、广谱AED对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发作均有效。除了记录患者的病史、进行临床检查外,在癫痫分类为局灶性癫痫或全身性癫痫之前,还需要考虑进行EEG(脑电图)和脑成像等检查。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初级医疗机构常常不能开展这些检查。许多患者可能由于过于昂贵的检查费用(EEG和脑成像)并未得到充分的治疗。因此,如何在没有EEG和脑成像的情况下,在临床层面区分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
研究设计
本研究基于单独依据患者病史和临床检查区分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可与额外使用脑电图和脑成像的分类结果相当的假设开展。
这是一项在印度的医院开展的单中心、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标准:癫痫患者发作2年以上,并且满足神经内科门诊入院标准。
癫痫的诊断是基于ILAE在年提出的癫痫的临床定义。如果患者至少有两次非诱发性发作且间隔超过24小时;或者发生一次非诱发性发作,但后续发作的可能性很高,则诊断为癫痫。如果根据患者的症状描述,判断可能为非癫痫性发作,则排除这类患者。急性癫痫患者也被排除在外。
两个独立的研究者将患者分为局灶性、全面性和不能分类的癫痫。一个研究者(I)只通过临床数据来区分癫痫类型,而另一个研究者(II)还会利用脑电图和脑成像的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
?在最初招募的例患者中(不包括9名不能分类患者),两位研究者关于局灶性、全面性诊断结果的一致率为97.6%,kappa值(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分析)为0.94(P=0.)。
?自年6月至年11月共招募例患者。
?研究者I将例患者分为局灶性组、例为全面性组、21例为不能分类组。研究者II将例患者分为局灶性组、例为全面性组、9例为不能分类组。
?排除21例不能分类的癫痫患者。两个研究者诊断一致率为96.8%,kappa值为0.91(P<0.)。
?12个变量可作为局灶性癫痫的强预测因子:既往卒中史、头部创伤、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检查、癫痫发作不对称、行为终止、间歇性单侧肢体抽搐、自动症、单侧强直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单侧面部抽搐、癫痫发作期间的言语表达、发作后失语、Todd麻痹。
研究启示
我们的目的是:除了患者病史和临床检查,探讨脑电图和脑成像在癫痫分类中的作用,并确定这种区分的可靠临床预测因子。两名调查人员对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的分类有显著的一致性,其中一名仅使用临床数据,另一名额外使用脑电图和脑成像结果。
在本研究中,41%的全面性癫痫患者和16%的局灶性癫痫患者报告具有家族性癫痫病史。24%的全面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表现为广泛性棘慢波放电。在局灶性癫痫患者中,24%有局灶性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EEG对癫痫的诊断和分类敏感性较低(25~65%)和特异性变化大(78~98%)。
本研究通过两个方面来区分局灶性和全面性癫痫。一是患者提供的病史,包括可能导致癫痫的病因,如出生时缺氧、热性癫痫发作、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病史。二是根据癫痫发作的症状学进行评估。
区分癫痫发作类型对选择合适的AED和预测癫痫患者手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据我们所知,这项研究首次表明:EEG和脑成像并非对每个患者都是必须的。对于大多癫痫患者,详细的患者病史和临床检查能够区分是局灶性癫痫还是全面性癫痫。但是,本研究结果只是基于资源有限国家的癫痫管理,不能被过分夸大。
医脉通编译自:Kumar,S,etal.Effectiveclinicalclassificationofchronicepilepsyintofocalandgeneralized:acrosssectionalstudy.Seizure.Dec;53:81-85.
TOP特约评论
以下评论按专家姓氏拼音为序
我认为癫痫分类一定要依靠脑电图和脑成像。尽管病史和临床查体非常重要,脑电图和头颅影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达不到百分之百,但依然不能否认它在癫痫分类中的关键作用。
如果单凭病史和查体进行癫痫分类,一方面对神经科医生的专业水平要求相当高,另一方面对患者的表达力、感知力、观察力(特别在儿童癫痫患者,大多数不能自主表达,主要靠家长描述)都有一定的要求,否则患儿传达给医生的信息未必真实可靠。
俗话说:眼见为实,但是外在的症状有时也具有欺骗性,癫痫的发作症状跟癫痫灶起源并非一一对应,是责任病灶惹的祸还是电传导途径中引发了其它病灶放电,单凭外在的临床表现难以明确,而电生理和影像学可能给我们提供可靠、真实的诊断线索。对于难治性癫痫来说,更需要确定致痫灶,才有可能在药物无效的情况下,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为癫痫患者解决痛苦。
王媛,医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从事小儿神经专业二十年,目前学术任职: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与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和保健分会儿童神经疾病与保健学组委员等职务,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
癫痫一直是神经科研究的热门话题,正确分类关系到癫痫治疗的效果及预后。癫痫发作的症状学结合脑电图及影像学等相关检查,是判断癫痫分类的重要手段。而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很难拥有这些技术手段,很多癫痫患者得不到合理的诊治。
本研究显示,应用临床数据分类癫痫患者,与结合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患者的相似性非常高。提示只要有丰富的癫痫疾病相关知识,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可以得出正确的诊断,使患者受益。研究中提到了预测局灶性癫痫的12个变量,对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使患者尽早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
赵建波,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现为北京抗癫痫协会会员。擅长小儿神经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如癫痫、头痛、抽动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重症肌无力等;对许多罕见病亦有研究,如甲基丙二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多巴反应性肌张力不全、Rett综合征、Angleman综合征等。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多篇学术论文。
特约评论内容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