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和乒乓球一样,在我国有水平极高的群众基础,因此对于羽毛球细则的变化,爱好者们都铭记于心。比如从15分制到21分制,从五局三胜到三局两胜,再到发球时击球点不得超过腰线。哎~大家就要问了,1.15米到底是多高,有没有过腰呢?对于小朋友来说已经到胸部了,对于姚明来说可能刚过膝盖。那么,这个难以捉摸的规定,可苦了那些羽毛球爱好者了!
今年国际羽联主席托马斯·隆德向外宣布,羽联将对发球的规则做出调整:到年,羽毛球发球不能超过1.15米。这个消息对于身高1.95米的安赛龙和身高2米的科尔丁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发球时球不能超过1米15米,所以对身高比较高的人来说,这个非常难!为了适应标准,安赛龙和科尔丁展开针对训练,可怎么发,这姿势都别扭极了。
科尔丁发球不过!
无奈之下,安赛龙想出一招。
网友:得了哥们,咱们以后蹲着发球吧。
科尔丁半跪着发,效果也不太好。安赛龙只好这样了……
安赛龙双膝跪地,才发了一个符合标准的好球。1.15米这个高度确实让安赛龙和科尔丁有些吃亏,于是他们才拍视频来戏谑国际羽联的新规。
实际上,羽联之所以推出这项规定,是对之前发球规则“不能超过腰线”的一个修改,因为“腰”不是一个精准的概念,于是干脆定标1.15米。有人不高兴,但也有高兴的,比如日本选手奥原希望身高1.55米和山口茜身高1.55米。相信她俩对新规“毫无压力”。
咱们中国队同样也有大高个,为了针对这项新规,主教练李永波祭出大招,那就是“标尺”。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规,教练员将高度定在1.10米,这让身高1米93的刘雨辰有点不适应。
短秀菌:打东边来了个“国际羽联”,手里提着个“发球新规”;打西边来了个大高个子,手里提着个“过气新规”;提着“发球新规”的国际羽联要拿新规代替大高个的“过气新规”,拿着“过气新规”的大高个发视频嘲笑国际羽联的“发球新规”,最后也不知道,是拿着“发球新规”的国际羽联战胜了拿着“过气新规”的大高个,还是大高个子为了“适应新规”真的把自己背过气去了。为什么要推出新规矩,无非就是为了体现公平,只是大家对公平的理解角度不一样,所有人发球要过腰,这是为了让自己觉得公平,而所有人不能超过1.10米的高度发球这更多的是要让对手觉得公平,而我认为要让观众觉得公平的话,那么打羽毛球也最好跟拳击一样,分级别对抗,分别是:一米50组、60组、70组、80组、90组以及篮球排球组。这样估计更公平,但是观赏性就大打折扣了。言归正传,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推广更有利规则才是好的规矩,只对少数人或者个别人有利的规矩看上去再公平也是不怎么好的规矩,所以,这条1米1的新规到底好不好,那就要看最终的获利者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