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影业和华纳兄弟影业联手的哥斯拉在本周已经开画,这意味着怪兽宇宙开启了新的篇章。
超级英雄组队打怪顺理成章,组成反派联盟也实属大银幕的常态。但是,IP宇宙系列,这条路尤其在漫威成功后,就显得愈发不好走。
有先例在前。即便成功如漫威,在计划开始时也有一些失误。漫威前几部电影不乏有票房失利的部分,尤其是浩克和雷神系列,都不能算是这一系列的票房宠儿。
但自年《复仇者联盟》以来全球票房收入超过10亿美元后,漫威宇宙就一直没停下自己的步子,最终,22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总收入超过亿美元。
迪士尼和漫威的成功,来源于其他工作室难以复制的成功秘诀。但是不可否认,在看到《复仇者联盟》系列在票房上的表现后,那些手握大量IP历史悠久的影视公司,将自己的旧有IP形成宇宙,仍然是一个十分诱人的提议。
但问题在于,什么才能决定IP宇宙的成功呢?
其他试图发展宇宙级别的IP如何了?
最急于走漫威路线的人是老对手DC。DC与漫威具备相同的优势:同为超级英雄题材,IP数量众多,有死忠粉基础,DC是最可能复制漫威发展路线的IP。
DC宇宙真正的联动年开始,《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和《自杀小队》全球票房分别为8.73亿美元和7.46亿美元,但这两部初始影片都陷入了票房高口碑低的泥潭:烂番茄的评价只有27%。
随后就是被寄予厚望的《正义联盟》,这部影片作为第一部“DC英雄集结”的重头戏,本应该实现票房的加成效应。但事实是,这部影片的全球票房仅有6.58亿美元。
一旦IP宇宙的全明星阵容,尚不及宇宙独立影片时,华纳就开始重新思考DC的超级英雄电影策略。《神奇女侠》点明了一个方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