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CBDCOP15第二阶段会议、推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部自年3月陆续推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动态》专辑。通过“绿会融媒”——环境创变者和第一信息源,分享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前沿、最新动态,供国内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社会组织和多利益相关方参考。本期为年第25期(-25),总第67期。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公约进展
1.《生物多样性公约》(CBD)
1.1.《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作为《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次会议(CP-MOP10)以及作为《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四次会议(NP-MOP4)的日期需要调整,以便举办工作组第五次会议,满足场地的可用性。目前,会议将于年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秘书处所在地举行。
1.2.关于为非洲法语国家改性活生物体风险评估培训课程的专家提名,该活动将于年9月19日至22日在塞内加尔达喀尔举行。
2.《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2.1.保存国政府(瑞士联邦政府)通知秘书处,年6月30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根据《公约》第16条第2款,对附录III中蜥蜴亚目的鬣蜥科、壁虎科、石龙子科和辐鳍亚纲鲈形目盖刺鱼科部分或衍生物的列入或对列入的修改提出保留。2.2.秘书处发布非洲灰鹦鹉出于商业目的圈养繁殖附录I类动物的业务登记
3.《国际湿地公约》(RAMSAR)
3.1.根据常务委员会主席的指示,常委会将于6月21日中欧时间下午1:00-3:00召开中国对组织第14届缔约方大会的反应的短期虚拟会议。
4.《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
4.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非洲保护区大会于年7月18日至23日召开。在会议期间,来自该地区的专家在东非共同体(EAC)展馆举行会议,讨论了EAC跨境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网络的建立和运作,以及与保护区管理有关的其他突出问题。该网络的发展也得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秘书处(CMS)的支持,作为重点向EAC秘书处的跨界保护区(TFCA)技术工作组提供能力建设援助的一部分,以及加强该地区生态连接的更广泛目标。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5.1.来自不同最不发达国家的近60名与会者参加了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最不发达国家专家组(LEG)组织、柬埔寨政府于年7月12日至15日主办的国家适应计划写作研讨会。世界上几个最不发达国家加快了它们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计划。
6.《联合国防止荒漠化公约》(UNCCD)
6.1.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科学政策界面招募独立科学家。中国绿发会国际部积极地响应,已提交申请。
二、联合国、其他国际公约、政府间组织进展
1.联合国(UN)
1.1.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于年7月23日在日内瓦宣布,目前已在75个国家和地区传播的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