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具规模养虾者百强重磅揭晓最新发现对虾 [复制链接]

1#

广告

文/图水产前沿编辑部

3月9日,中国最具规模养殖者年度聚会“第五届中国对虾养殖高手年会”在海口香格里拉酒店如期举行,近名业者参会。会议由水产前沿、中国水产频道、海鲜指南主办,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同时得到了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集团、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君有饲料有限公司、唐山禾丰科技有限公司、唐山三发普林饲料有限公司、烟台大乐饲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第五届中国对虾养殖高手年会(部分)嘉宾合影

此外,还有数家业内知名企业参加论坛同期的展会,包括百奥明饲料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博尚生技实业(湛江)有限公司、广东海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海南海悦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海南弘正水产生物有限公司、海南华盾豪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海南蓝色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禄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台州金湖机电有限公司、厦门市科环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徐闻县兴农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湛江粤海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中海万弘(惠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海口远北品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力合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湛江国联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三体渔来宝有限公司也为论坛的顺利举办提供了热忱支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产研究研究员*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退休研究员林文辉,海南大学教授赖秋明、广东海洋大学教授杜国平出席了本次会议。

前排嘉宾

水产前沿运营总监揭小丽在致辞中表示,大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大公司和各位养殖朋友们的支持与帮助,并希望未来有机会走出去,接触更多全球先进的养虾技术。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夏雨作为海南东道主企业,也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借此平台,加强行业内的交流与融合。海南省对虾养殖协会秘书长王平也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在行业内的感触与经验。

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雷夏雨董事长

水产前沿运营总监揭小丽

年中国对虾养殖产业回顾

水产前沿编辑李钒

水产前沿编辑李钒以《年中国对虾养殖产业回顾》为主题,对年全国的对虾养殖信息进行了梳理。李钒在报告中综合评估,表示去年全国的成功率大概是30%左右。“年时候,行内预测去年会是最难养的一年,今年还要继续再说一次这句话,年还将会是最难养的一年。”

李钒在报告中指出,年进入中国的亲虾公司达到13家,种苗市场可以用一个“乱”字形容。亲虾公司的激烈竞争并没有使虾苗或种虾价格下降,进入年,苗价全面上涨10%。另外,中国已经由出口国变为进口国,从年开始,进口量每年都在上升,说明内需缺口大,国内产能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另外,对虾内销市场已经打开,中国对虾目前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但由于养殖成功率低迷,市场缺口只能通过进口贸易弥补。

总的来说,中国的对虾养殖业确实面临很严峻挑战,病害、环境污染、缺乏监管……但是正因为有问题,才会促进这个行业进行养殖技术的创新,养殖模式的变革和养殖观念的改变。对虾行业的萎缩只是暂时的,经过养殖户、料企、苗企和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对虾养殖业必将迎来新的拐点。

生物絮团技术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虾米生物科技团队核心人物之一徐武杰

虾米生物科技团队核心人物之一徐武杰作演讲报告《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对虾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研究与应用》,徐武杰指出,生物絮团功能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无机氮调控。生物絮团微生物是零换水养殖系统氮素转化的驱动力。

第二,营养作用。补充营养、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应用率。

第三,增强生理健康。主要体现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增强机体抗氧化功能。

徐武杰表示,生物絮团技术多应用于室外池塘养殖和室内集约化养殖。同时,在报告中提及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工程化养殖系统构建。首先采用跑道式养殖池。同时使用管道循环与增氧系统以提供充足的溶解氧、使水体流动保持絮团悬浮并充分曝气脱二氧化碳气体。水质监测和调控系统同样十分关键,因为这种养殖模式需要实时监控氧气并精确调控生物絮团。徐武杰表示本项研究志在提高环境效益,在养殖过程中节水节地,使整个养殖环保和安全,为养殖者减少成本,让消费者安心食用。

小棚标粗养殖模式在北方土池养殖中的应用

天津渔翁水产的曹鹏

天津渔翁水产的曹鹏是北方小棚标粗的先行者与实践者,在《北方土塘对虾养殖成功要点之小棚标粗详解》的报告中他分享了小棚标粗的优势和注意事项。曹鹏认为,小棚标粗模式在北方具有六大优势:

一、早进苗避开进苗高峰期。

二、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三、最大程度降低虾苗进入外塘的应激反应。

四、进入外塘的虾苗密度能够基本确定,放养密度能够统计。

五、避开疾病高发期。

六、早上市,具有价格优势。

此外,曹鹏还表示小棚标粗养殖具有前期温度低、气压高、溶氧高、水质调控容易,电费、药费、饲料、人工费等都能够降低等优势。

水产养殖仿生学或是未来发展方向

新加坡的Jimmy老师

来自新加坡的Jimmy老师分享了他在水产养殖仿生学在对虾养殖方面的研究,由*倢老师为我们翻译。据Jimmy介绍,水产养殖仿生学相比于微藻和生物絮团这两种目前流行的虾池环境控制技术,水产养殖仿生学能够在低成本情况下稳定地保持养殖池水体条件。水产养殖仿生学的主要方向就是人为地模拟自然条件,利用浮游生物和益生菌在池塘内的平衡,起到稳定水质和提供生物饵料的作用。在Jimmy老师看来,水产养殖仿生环境中,不存在EMS这种病害,因为整个环境是平衡的。当然,水产养殖仿生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室内系统使用不便和土地需求相对较高。不过由于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方式更加可持续化,虾的质量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仿生学这个概念在全世界快速地被推广并运用在高位池,生态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

养殖户如何应对消费升级

深圳市鲜动生活股份有限公司资深采购*荣先生

深圳市鲜动生活股份有限公司资深采购*荣在本次大会上作了《消费升级下水产品(虾)消费趋势》的报告,对虾类产品的消费趋势预判做了分享。*荣表示提升商品虾的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消费市场颇受欢迎的白虾产品大多来自厄瓜多尔或东南亚等养殖区域。“国内的对虾养殖要有品质才能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竞争。”*荣称。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和习惯的变化,中产阶级对水产品的消费量将继续增加,*荣预判未来的消费趋势将向品牌化、高性价比、便利化发展。

北欧工业化养殖给我们的启示

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国强

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国强为我们分享他在北欧考察水产养殖业期间的所见所闻。据罗国强《水产养殖业的未来——北欧水产产业链考察报告》报告中介绍,北欧的水产养殖同样也经过由粗放到产业化转变的过程。虽然中国有几百个鱼品种,但目前还没有发展出特别出色的产业化品种。挪威的现代化渔场已经是按工业化的方式来做农业,高产、环保、精准、稳定、可控、操控简单易懂、节水、FCR低是挪威工业化养殖的主要特点。而中国现在面临养殖技术落后,养殖人员知识落后的情况下,如何推广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对虾养殖管理是最关键的问题

对虾养殖教父级人物“四哥”罗本茂

对虾养殖教父级人物“四哥”罗本茂会上谈了他多年的养殖经验。罗本茂认为目前养虾业最大的问题不是虾苗问题,也不是环境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很多养殖户并没有将太多精力投放到养虾管理过程中,而是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打牌、娱乐活动上,“精神上没有投入,养虾是很难成功的。”罗本茂说到。另外,罗本茂认为中国的对虾养殖业已经成为一个浪费很大的产业,由于成功率低,很多养殖户亏损严重,已经再无资本经营,从而导致池塘丢荒,丢荒的高位池即不养虾,也不能用作他用,只能丢在那里养草,是对土地极大的浪费。

水处理技术助力对虾育苗

深圳力合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旺

深圳力合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旺在会上介绍了对虾育苗及养殖过程中面临的水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来自全球强陶氏化学技术支撑的育苗集成化UF系统。据了解,传统的沉淀砂滤水处理技术存在依赖化学药物消毒,消毒副产物、隐孢子虫等无法去除、生产效率慢,最长HRT(总水力停留时间)可达10天、土地利用率低,土建成本高;受季节水质波动、操作人员经验影响、生产用水质波动、截留物质腐败溶解性毒素,导致夏季难做苗的潜在风险等问题。而UF系统将UF过滤、消毒、自清洗过滤、微生物检验、去菌等功能集成一身,且自动化设置能一键制水。“UF成套设备的过滤精度高,能高效去除水中弧菌和病毒、微囊藻、隐孢子等,生产出稳定的水,每吨水的电耗成本不超过0.15kwh,投资成本比传统工艺节省30%,而且集成模块化的装置占地面积能比传统的水处理方式减少90%。”韦旺表示。

做水产一定要懂“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退休研究员林文辉老师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退休研究员林文辉老师坦言,他研究了半辈子水产,还没有搞清楚“水”,如果搞不清楚水,是无法做好水产的。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天津做亲虾繁殖和在海南做虾苗,两个地方的水完全不一样,如果水偏向谁,更适应谁,哪个地方的虾苗就更好做,做出来的虾苗也会更适合当地的养殖。天底下没有一片相同的土壤,没有一片相同的水域,相似度越高,养殖效果越好,所以他建议从业人员重新审视水,作为养殖户,要知道的自己的水是什么指标,而作为苗场,要知道自己的苗适合什么样的水环境,两者配合才能提高养殖成功率。

心态决定成败

珠海的养虾达人刘洋

来自珠海的养虾达人刘洋分享了他的养虾心得,刘洋认为,目前珠三角的对虾养殖业可以用“乱,少,杂”三个字一形容,所谓“乱”是指模式混乱,苗种混乱,养殖户的心态也很乱;而“少”则是指养虾的人越来越少,产量越来越少,胆子也越来越小;所谓“杂”,从种苗杂、药品杂、心态杂可窥见一斑,这些现象其实就是现在整个珠三角对虾养殖的一个缩影。

“此外,我也要谈一谈养虾的心理问题。养虾到底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觉得除了养殖模式和种苗需要更新外,养殖户的心态也需要更新。现在整个行业的心态都太浮躁了,每个养殖模式都有成功者,最重要的其实是心理问题。前两年我们有一个热词,一个是“工匠精神”,一个“情怀”,养虾首先要在管理上做到精益求精,技术设备上提高要求,此所谓是“精”,但还是不“神”,所谓“神”就是指有没有真的用心了,比如说有些老人他养虾养得很好,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但是养虾成功了,就是用心了。”刘洋指出现在部分养殖户心态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只从外界寻找理由,不从自身发掘原因。

发现新病害,养殖户需提高警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水产研究研究员*倢

在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就生物絮团技术、倒藻、新病害、工厂化养殖成本控制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在说起去年在福建漳浦等地区流行的“黑脚病”时,*倢老师谈及了他的最新研究,“在我们的最新研究中发现,在当地称为“黑脚病”的疾病可能是由“虹彩病毒”引起的,对于这个新病害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但养殖户也需要引起极大重视。”*倢老师说到。

深度的互动问答环节

年中国最具规模养虾者百强颁奖仪式

在年会晚宴上,中国水产频道、《水产前沿》对“中国最具规模养虾者百强”养殖户进行了颁奖,同时还评选出“中国十大对虾养殖管理精英(高位池)”、“中国十大对虾养殖管理精英(土塘)”、“中国十大对虾养殖管理精英(小棚)”、“中国十大对虾养殖管理精英(工厂化)”杰出代表。本次评选活动是全国最大范围内的一次整合和梳理,希望将全国各地的规模对虾养殖者汇聚在一起,搭建起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并总结成功的养殖技术、管理模式以及失败的教训,给广大的对虾养殖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让广大的耕耘在一线的小规模对虾养殖者看到榜样与希望。

精彩花絮~~

参展企业风采

LOGO墙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

fishfirst.cn。

未获书面许可,一律禁止转载!谢谢合作!

广告

征稿

zhnggao

中国水产业领先的行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